阅读辅助
索  引:001008004003014/2024-83966 发文机关: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海宁分局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4-05-14 14:37:52
责任部门: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海宁分局 责任科室:办公室
所属栏目:政务活动 访 问 量 :
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加强生态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 促进人、水、鸟、鱼和谐共生

海宁地处平原河网地区,长水塘水源生态湿地位于海宁市海昌街道,被誉为海宁的城市“绿肺。海宁坚持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把水源生态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摆在重要位置,主动作为、创新机制、筑牢屏障,发挥湿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作用,湿地良好的生态使生物种类日趋多样、数量日益增多。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海宁长水塘生态湿地公园使生物资源得到了显著改善,原本稀少的鸟类和水生动物数量不断回升,如野鸭、牛背鹭等都成群结队在此繁衍生息,甚至建立了稳定的种群。其中,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2种:如凤头鹰、苍鹰、凤头蜂鹰、红隼、斑头鸺鹠等。长水塘水源地水质常年保持在三类或二类以上,连续5年获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评估优秀。

一是完善政策制度,突出保护优先。海宁海昌街道双喜村毗邻长水塘饮用水水源地。为保护区域生态,双喜村拆除工业园区及大棚房约2万平方米,复耕土地500余亩;同时,大力推进全域生态修复,建设6公里生态步道、1公里生态缓冲带,种植千亩生态防护林,建成6大生态园,重构生态空间,打造生态社区。海宁市政府制定出台《海宁市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补偿考核办法》,每年落实生态补偿资金500万元用于水源地生态保护。率先在嘉兴开展生物多样性全域监测,加快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体系;完成生物多样性补充调查,调查到昆虫337种、大型真菌69种,整理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242项;启动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管能力,系统掌握全生物多样性现状、动态变化。

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保护合力。海宁市生态环境、公安、综合执法、水利、农业农村等8部门联合印发《双喜村生态联勤工作站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健全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动协调机制,形成“联勤联动联处、共建共治共享”生态治理新格局。设立“双喜村生态联勤工作站”,结合水源地环境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环境隐患排查、联合走访、入户宣传等措施,联动查办涉水、涉资源破坏等案件。海昌街道创新设置生态公益性岗位,招募人员常态化开展巡查。海宁市检察院、市法院共同挂牌成立生态湿地司法保护基地,着力打造集惩治犯罪、公益诉讼、法治教育、生态修复、志愿服务“五位一体”的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基地。

三是发动公众参与,提升保护意识。打造生物多样性科普和宣传阵地。2021年,在长水塘生态湿地建成“长水塘湿地生物多样性科普馆”,馆内通过影像、图文展板、标本陈列、互动触摸屏以及实景模拟等多种方式展示长水塘湿地丰富的生物资源,普及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知识。2023年海昌街道投入150余万元建设生物多样性实践体验地项目,建设5条“户外体验线路”、观鸟塔和观鸟点等场所,设置探索型、实践型、宣教型、休闲型和生产型等课程,突出互动体验和保护宣传。在官方媒体“大潮网”开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专栏,全面开展公益宣传,发布生物多样性相关政策、保护案例及最新调查成果,编印《海宁市常见物种手册》,畅通举报渠道。努力让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公民自觉行动,加快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版权保护 | 隐私安全 |
主办单位: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浙ICP备14012341号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建议IE7.0 1024*768分辨率以上浏览本网站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