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人防+技防!马桥织密一张“网”!破解丰收季烦恼!

发布时间:2024-06-14 11:12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日前,马桥街道农业农村与生态环境办公室(生态环境岗)主任徐谦收到了一条嘉兴市大气智治视联平台系统推送的信息,显示在马桥村辖区范围内有人在焚烧秸秆。

“这是在铁塔上安装的摄像头拍到的画面,系统分析判定为露天焚烧烟雾,便将预警信息层层下发推送给了我,再由我下发指令至属地村(社区)网格员和街道协同部门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核查处理。”徐谦介绍,刚刚过去的五月是秸秆焚烧的高发期,类似的火点预警会出现得比较多。

精准定位 人防+技防协同发力

记者眼前的这一幕是马桥街道日常处置秸秆焚烧违法行为的常态化流程,为了打好秸秆禁烧阻击战,去年11月,马桥街道接入了嘉兴市大气智治视联平台系统,通过整合区域周边的铁塔监控设备资源,实现了对辖区内大部分区域秸秆露天焚烧行为的打击和处置。

“相比于传统的人力巡查,大气智治视联平台不但覆盖面广、精准度高,还能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测。”徐谦告诉记者,一旦收到平台预警,自己就会严格按照1530工作机制,将预警信息交办给属地村(社区)网格员和协管部门执法人员,确保在30分钟内完成对火点进行扑灭处置。“经常是秸秆刚烧起来,就被搜寻而来的工作人员扑灭了火源。”徐谦表示。

由于马桥街道辖区内高效农田量多面广,有时发现了火点,等工作人员赶到后,秸秆焚烧人早已离开,很难抓到现行。为此,在“技防”的基础上,马桥街道也丝毫不轻视“人防”的作用。

“我们依托村(社区)网格员、街道专职消防队和综合执法分队多重力量,对辖区内以往出现秸秆露天焚烧的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巡查。”马桥街道党委委员孙珍珍表示,一方面我们的“巡查员”能在田间地头和种植户进行面对面交流宣传秸秆焚烧的危害和后果,另一方面也能第一时间消除隐患并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源头处置 回收转运成闭环

秸秆不焚烧该如何处理,一直是困扰农业种植户的一大难题。今年以来,马桥街道不少种植户开始尝试秸秆打包回收,将秸秆还田升级为秸秆离田,既提高了秸秆利用率,又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不久前,在马桥街道万亩方农事服务中心前两块收割完成的稻田里,两台秸秆打包机来回奔跑。小麦秸杆通过打包机后端的收集装置,进入机箱内压缩后,一个个巨大的“蛋卷”从机器后部滚出,散布在田野上,构成了万亩方内的一道别样风景。

“这些秸秆就是要运送到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置。”马桥街道农业农村与生态环境办公室(农业农村岗)工作人员庄宇昌说道,前期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心与万亩方内的种植大户已经签订了协议,秸秆被打包回收后,将通过废弃物中心内的秸秆破碎机进行处理。

“一部分含水量高的秸秆在与氮化物进行混合配比后可制作成有机肥和基质,剩余含水量不高的秸秆可直接制作成动物饲料。”庄宇昌解释。截至目前,马桥街道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心累计完成秸秆的集中收集处置超过1000吨。

与此同时,马桥街道还首次建立起了村(社区)种植散户秸秆回收机制,在秸秆收割季到来前,由各村(社区)提前划定秸秆回收堆放指定点位,并自行安排车辆将秸秆运送至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心,让辖区内小麦种植散户的秸秆也有了好去处。

“过去,辖区内的闲置地块往往是秸秆露天焚烧的‘重灾区’,村民对小麦、油菜等经济作物收割完成后遗留下来的秸秆,大多选择一烧了之。”庄宇昌坦言,如今村(社区)对秸秆回收转运实行一体包办,能够最大程度地将秸秆进行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秸秆露天焚烧行为也确实越来越少。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 周厉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