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要 目 工作动态 u 领导关怀 u 水务集团“五深化” 推进“河长制”工作 u 许村镇“三强化” 推进上塘河水质改善 u 长安镇多措并举 进上塘河“河长制”工作 u 周王庙镇“三个攻坚” 切实改善上塘河水质 u 盐官镇“三聚焦” 推动上塘河水生态改善 领导关怀 u 4月13日下午,海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一鸣带队开展“河长”集中巡河工作,市府办、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分局、市生态创建办相关领导,上塘河河长单位水务集团以及沿线各镇相关负责人等陪同。 王一鸣常务副市长一行在上塘河许村段实地查看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过程中农污设施运维以及雨水截流泵站运行等情况,随后在长安和周王庙段认真查看了水体水质和沿岸生态环境,详细了解了上塘河嘉兴市控汪店港桥断面以及国控断面水质变化及治理等情况。 随后,在盐官度假区管委会召开座谈会,河长单位水务集团详细汇报了今年一季度以来上塘河水质变化、工作推进以及下一步举措等情况,各副河长代表汇报了上塘河问题排查、控源截污、项目推进等治理情况,市生态办等市级各部门提出了相关工作建议。 会上,王常务对河长单位、各副河长单位以及市级各部门一季度工作开展情况表示了肯定。同时,根据今年一季度以来水质变化情况,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是要敢担当。要紧盯全年目标,确保完成上塘河重点断面水质到达三类水,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水质的不确定性,形成工作合力,取得实效。 二是要重研判。要注重降雨量与水质变化关系等历史数据的收集和运用,分析研判农业和生活等污染源影响河道水质的特点,针对性的提出治理项目,发挥实效。 三是要准发力。在控源截污方面,加快小区污水“零直排”、稻田生态拦截沟等工程建设,在调水活水方面,要加强上下游和干支流联动调度,精准发力。 四是要压责任。各单位要把治理上塘河的责任扛在肩上,坚决担负起“河长制”管理工作责任,共同协同配合,深化问题发现解决机制。 五是要强监督。市级各部门要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加强政策以及业务指导,细化水产养殖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执法力度。 水务集团“五深化” 推进“河长制”工作 一季度,上河闸国控断面累计水质为III类,其中CODcr为17.7 mg/L,同比下降42%,BOD5为2.8mg/L,同比下降55%,总磷为0.107mg/L,同比下降23%,总氮为3.25mg/L,同比下降28%,总氮指标虽暂未达到入海河流考核要求(3.06mg/L),但预计全年能达到目标要求;许村大桥断面累计水质为IV类,同比去年持平,达到考核要求;汪店港桥断面累计水质为IV类,同比去年持平,主要定类指标为氨氮(1.17mg/L)和BOD5(4.2mg/L),暂未达到III类水目标要求,后续通过采取措施,力争能攻坚突破。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化落实“河长制”履职。根据今年新修订的河长考核办法,全面深化落实“河长制”各项管理工作,一季度累计开展巡河21次,重点排查上报并处理晴天排水口等异常问题12个;常态化落实水质分析会商机制,每日通报上塘河在线水质数据,每周2次人工采样检测,上级采测前加密检测频次,及时分析掌握水质变化趋势并采取应对措施,研究上塘河水质长效提升工作举措,完成《2024年上塘河“河长制”工作方案》编制。 (二)深化联动调度活水机制。今年以来,针对国控断面水质,利用水质自动站在线数据以及藻类监测在线数据开展精准调水10次,调度水量50万余吨,有效提升水体流动性,较好地改善了国控断面水质。针对汪店港桥断面,利用水质自动站在线数据变化,对接水利局启动长安翻水站调水10余次,一定程度上改善汪店港桥断面水质。 (三)深化加强支流水质监管。一是加强分析上塘河流域翻水调度大循环水体流向,对影响汪店港桥断面的较大的支流马家桥港加高原有生态坝,同时新建支流朱家港生态坝1座,进一步减少支流对上塘河水质的影响。二是分析评估南侧支流6个雨排口治理设施运行质效,整体去除率在20-30%,基本能达到农污生态治理尾水排放标准,下一步将协同许村镇对许巷等重点片区雨排口提出治理方案,进一步提高支流水质保障。三是对41条南侧支流采样检测,形成季度全覆盖,从数据反馈来看,劣V类支流18条,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磷(占14条),分析原因主要还是降雨后地表泾流和面源污染影响较大。 (四)深化开展农污标准化运维。一是强化重点区域农污运维工作,针对上塘河流域许巷片区人口密度高的特点,排定管网清理计划,加密运维作业频率,同步跟进检查复核,确保“日事日毕,日清日查”。二是依托农污运维智慧管理平台,牢牢把握各项关键性数据,及时防止生活污水的跑冒滴漏,进一步增强沿岸农村区域水环境质量保障。 (五)深化推进重点治水项目建设。一是加快推进盐官景区水循环利用项目,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正在设备安装,计划5月中旬具备调试运行条件。二是加快推进尹墅庙港翻水站建设,目前项目土建已开挖,计划6月中旬完工并投入使用,同时对接水利局、周王庙镇研究后期运行及翻水调度模式,加快项目取得实效。 二、存在问题 (一)上河闸国控断面水质波动还是比较明显。今年一季度,上塘河国控断面水质主要受到水体流动性不强、升温导致藻类过快生长的影响较大,卖鱼桥泵站虽可以根据水质变化及时开启调度,但因宜家桥泵站暂时无法运行导致调水效果同比下降,例如今年3月,国控断面上级考核结果为IV类(CODcr为22mg/L),同比下降一个类别,主要还是水体流动性不强、藻类生长较快引起的。 (二)汪店港桥断面水质提升需要继续攻坚。今年一季度,汪店港桥断面人工采样考核数据累计水质为IV类,同比去年持平,主要定类指标为氨氮(1.17mg/L)和BOD5(4.2mg/L)原因是通过长安翻水站调水至汪店港桥断面距离较远,水质改善情况不明显,需要加快建设尹墅庙港翻水调度泵站,通过盐官下河与上塘河间的短距离循环调度,进一步改善水质。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扎实履行“河长制”责任。继续常态化落实好“河长在线”、定期巡河、问题交办、研究整改等河长单位日常工作,同时充分发挥河长单位优势,协调推动上塘河“一河一策”方案实施及“河长制”工作方案实施,加快推动各项治理项目早日落地见效。 (二)增强重点断面预警管控。依托水质在线、藻类自动站以及人工采样数据,持续对各重点断面每日通报水质,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重点关注二季度气温快速回升及降雨冲刷对水质的影响,提前发出预警信息,同时在每月采样检测前加密人工采样频次,根据水质情况,研究并落实应对举措,进一步稳定上塘河考核断面水质。 (三)持续优化联动调水机制。继续协调宜家桥泵站重启使用,尽早发挥宜家桥和卖鱼桥两个泵站的联动活水调度成效,确保上河闸末梢水体保持流动更新,水质保持安全稳定。同时加强对接上塘河长安站、许村站的翻水调度,保持上塘河整体水位有一定程度抬升,持续改善上塘河全域水质总体提升。 (四)加快重点治理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盐官景区水循环利用项目建设,重点推进超滤设备尽快投运,力争4月底完成安装5月中旬具备调试运行能力,以增强国控断面水质保障举措;同时加快尹墅庙港翻水站建设,并优化翻水运行调度模式,全力攻坚汪店港桥断面水质提升。 (五)持续推进控源截污管理。继续推进居民小区和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提标改造,持续落实干流沿岸200米和支流沿岸50米内的种养殖业整治,加快推进农田氮磷拦截沟建设及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持续实施沿线镇村农污与建成区污水一体化运维,持续提高运维质量,重点协调加快许巷片区雨排口的治理,为重点区域水环境质量提升助力。 许村镇“三强化” 推进上塘河水质改善 2024年许村镇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决策部署,镇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督导,聚焦薄弱短板、重点问题,梳理完善攻坚任务清单,高质量落实上塘河“河长制”工作,统筹推进交办问题整改攻坚工作,巩固提升河道生态环境质量,为全面推进许村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保障。现将一季度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责任担当,统筹合力抓攻坚。镇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上塘河河长制工作,结合二轮央督和中央巡视交办问题整改,亲自谋划、周密部署、全面实施相关工作,结合相关断面水质监测考核较差的情况,多次听取水质提升及全镇治水工作等专题汇报。前期,镇党委政府制定印发《许村镇上塘河、盐官下河总磷总氮攻坚实施方案》,制定了《许村镇制定了“五水共治”重点监管镇销号方案》及长期治理规划方案,方案均以镇主要领导为总负责,十多个镇机关部门、三十个村(社区)为成员单位,聚焦薄弱短板、重点问题,拟定重点工作内容,分解责任,细化分工,落实到人,逐条攻坚销号。 (二)强化以问题为导向,聚焦重点全面治污。根据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基本规律,注重岸上截污纳管与水体活水修复结合,双管齐下的治理要求,按照攻坚实施方案,围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活“污水零直排”、工业“污水零直排”等职能领域划分攻坚行动,加快推进整改提升。 一是实施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建设提质扩面攻坚行动。目前已完成许村工业园区污水管网提升工程项目,梳理提升了园区公共管网质量。青寺河水质提升项目已经建设完成并运行,项目通过设置超磁水体净化站设备,铺设曝气复氧,生态治理,目前河道水质相关指标得到极大改善。启动沈士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项目,对园区企业雨污管网进一步查挖问题,拟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和计划。二是实施城乡生活“污水零直排”提质扩面攻坚行动。开展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提升改造,已完成南联小区污水零直排改造,总投资98.7万。已启动实施上塘河支流西斜港沿岸南联村应二、应三组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提标改造。正在施工海王村三、四组104户农村生活污水改造提升工程,并提标提质,同步梳理雨水管网、沟渠,全力做好污水应纳尽纳。已招标完成上塘河许村集镇段城镇污水改造提升,对中宝府邸、百合花园、臻中园等生活小区区块回头看,并改造提升雨污管网。正在施工运输河沿岸许巷集镇及许巷桥部分区块居民生活污水零直排提升改造。三是实施河道水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河道水生态建设和河道生物化治理项目,补种上塘河、东斜港、运输河等生态浮岛。实施一系列支流支浜的河道水质综合整治提升项目,实施马家浜综合治理项目,通过改造生活污水收集为提升泵站,提高污水输送能力,打通马家浜水体循环流动途径,提高河道自净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实施朱家河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岸上截污纳管和水体净化能力修复同步提升,改善河道整体环境。贯通海王村三四组内施庵港、长浜、草鞋浜等小型河流、断头浜等水系,调引活水,建立连通机制,改善片区水环境。四是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提升攻坚行动。推进种植业面源污染治理,完成稻田退水氨氮拦截沟项目,覆盖3600亩农田退水,持续有效推进减肥减药、绿色施肥工作。对上塘河及重要支流沿线重点水产养殖户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处置,对上塘河主要来水泥坝桥港沿线庄湾村甲鱼养殖场进行退养。五是实施河长巡河全域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加强上塘河河长巡河工作,抓好河道和两岸环境保洁。委托清华长三院对全镇水环境治理进行规划,重点突出工业园区河道综合整治,目前已完成第一期的综合治理规划和项目分解实施计划,根据方案实施进度及实际情况,实时调整强化治水措施和项目。 (三)强化履职尽职,拓展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镇村层面的攻坚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定期调度、定期会商,各部门、相关村对照攻坚任务清单有效推进。广泛宣传河长制及河道管理保护要求。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发动开展居民护水行动,助力河长履职长效监督,激发群众共同参与治水热情,凝聚全民治水力量,构建全民治水护水的良好格局。 二、存在问题分析 (一)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足。许村镇常住人口已超30万,南片区农村出租房屋新建、改建不断。作坊企业流动增减,包括水洗等水污染较重的小作坊小工厂屡禁不绝。农村生活污水跑冒滴漏、雨污混流等情况仍层出不穷。大小工业园区企业分布,园区公用基建薄弱,新建、改建、扩建等对公共雨污管网承压。 (二)整体流域水环境基础薄弱。许村镇河道水系以上塘河为界,南片河道水系不畅,且属于上河水系,河道水体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北片区河道水系较为丰富,整体水质较好,但作为下河水系,防汛排涝压力大,大小圩区建设、闸站泵站的建设,使部分支流支浜河道水质变差,南侧片区河道的蓄水涵养能力薄弱,排涝降水等影响全镇河道水体质量。整体区域内也未能形成非常良好的具备稳定条件的生态水资源涵养区域。因运河二通道项目,上塘河已实际闸站闸止,河道水体流动及调水活水条件更为不利。 (三)污水收集纳厂工作机制仍需提高。目前我镇已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的纳管纳厂改造,农污运维已委托水务集团标准化运维。但目前污水纳管工作机制仍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如遇雨天等情况,污水收集量因雨水进入明显增大,为保障工业污水处理能力,部分农污泵站停运,雨污混合水通过溢流口等排入河道,同时泵站需根据天气情况分级启动,对区域河道影响期较长。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许村镇将依托许村镇水环境治理行动计划方案,紧盯上级督查问题整改和重点监管镇销号工作,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全方位落实整治项目、扎实推进项目化治理、强化部门协作、强化责任落实、强化全民参与,努力形成全民治水护水的良好氛围,通过提升主要河道,助力全镇水环境提升。 (一)加强沟通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上塘河流域水质分析、会商、联动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周边支流所在村(社区)、经发、水务、环保等相关部门协调会,分析问题,制定措施,限期整改。建立有效的调水换水机制,强化许村翻水站、运输河翻水站联动,改善镇主要河流水质情况。 (二)全方位项目化加快整治提升。根据水环境治理方案,加快上塘河项目化治理措施。加快河道综合治理及溯源巡查排查中问题的整改,按期推进全域水系治理规划方案相关项目措施。 一是强化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治理。继续强化工业园区、企业污水零直排“回头看”,对各类污水管网、生活用水设施、环境卫生问题继续排查整改。二加强河道水生态修复治理。围绕主要河流及重要支流支浜,实施泗安港、龙渡湖、长丰浜调水能力提升及生态化治理项目,通过部分清淤、水生植物种植,闸泵站建设等提升水质涵养能力和活水能力。继续推进海王村、南联村运输河区域农污改造提升项目。继续深入实施南部片区部分小型河道的综合治理工作,稳步推进重点问题整改,如马家浜的治理项目,朱家河的综合治理提升项目等。三是紧抓城乡生活污水改造提升。继续加快施工运输河南联村段应家角农村生活污水改造提升,促进运输河、西斜港等支流水质提升。推进海王村三四组农污改造实施,加快施工运输河海王段餐饮集聚区域污水管网改造提升项目。四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管控。根据上塘河治理要求,对主要河流200米内及支流50米内种养殖户坚决腾退清退,延伸排查、动态监测各种养殖大户生产,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性灌排水特点和水产短周期品种养殖情况,深入分析,针对性处置。五是加强水质动态实时监测。依托小微水站,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根据监测情况,及时跟进处置整改。 (三)加强长效管理。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机制。加强巡查排查,对各污染行为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严厉打击。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应急管理、小城市管理等部门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对沿线整改不到位、整改表面化、问题反复化等的农户、小作坊、园区企业进行约谈和综合查一次,倒逼农户、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各方主体合力推进上塘河水环境提升工作。 长安镇多措并举 推进上塘河“河长制”工作 长安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勇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表率厚植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构建工作体系,协同推进责任落实。一是长安镇全面落实全市生态环境补短攻坚行动的部署要求,成立了补短攻坚行动领导小组,由书记镇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成立4个专项工作组,集中实体化运作,以决战决胜姿态,坚决打赢补短攻坚战。二是以“每月巡河机制”为抓手,切实加强河长履职,每次通过徒步式、乘船立体式等多种方式全方面开展河道巡查,2024年一季度各村(社)组织上塘河及其支流巡河共32次,发现沿岸垃圾乱堆放、河道保洁居民乱接污水管网等问题46个。对发现的问题按管理职责将问题交办至属地村或职能部门,明确整改措施和期限由镇小城市管理办进行跟踪督查,确保及时整改到位。 (二)坚持水岸同治,全力推进全面治理。突出支流支浜治理。每月对支流水质进行采样检测,发现水质反弹河道认真查找原因、制定有效的措施,立即进行整改,杜绝污染河道事件发生;加强对支流河道综合整治、河道保洁。 (三)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河道碧水。长安镇研究制定了《长安镇农村(社区)家庭作坊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并成立整治工作专班,对农村、社区内各类分布散、工艺低、隐蔽深、安全差、污染重的家庭作坊,通过“高压整治、夜间执法、常态管控”等推进治理。整治中,执法人员以辖区为单位进行地毯式摸底调查,并建立详细台账,重点查处涉及水洗、印花、石材加工等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截至目前,已搬离各类作坊66家,12家已停止经营,降低了污染河道事件发生,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四)常态做好水质监测工作。梳理每月水质检测数据,掌握各条河道水质基本情况。对河道水质出现反复、突然恶化的河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对难以简单排查处理的问题委托杭州石炭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溯源、排查工作,切实将河道污染源找明白、理清楚,做好水质提升工作。 (五)突出长效管理,提升水体保护能力。一是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委托市水务集团进行农村生活污水设施运维,对沿线5个行政村4个社区的隔油池、化粪池进行清掏疏通,对农污管网进行运维管理,确保农村、镇区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巩固治理成效,杜绝源头污染。二是长效宣传治水工作。发放长安镇生态环境党员五(吾)带头先锋倡议书。 (六)常态推进上塘河沿线工程建设。2024年1月实施海宁市长安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70%。2024年3月仰山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开始实施支流石灰港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20%。2024年6月完成支流肖王村吴家桥港河道清淤项目。2024年实施长安镇“污水零直排”提升改造工程(镇区财富之星、人民新村、新天地公馆、怡院新村),目前已完成工程评审会。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上游来水影响大。上塘河上游来水总磷,总氮浓度普遍较高。二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压力较大。上塘河沿线及支流多为农田、花卉种植区。农户抛洒有机肥、草木灰、动物肥料等补充土地肥力,从而使大量氮磷元素从田间流入支流影响了上塘河水质。三是支流河道影响因素多。天明村西田港西岸属于许村镇许桥村,许桥村俞大石组污水溢流外溢严重,多次发现偷到垃圾现场,影响河道水质。上塘河支流三里塘港、石灰港两岸多为城镇聚集区,河道雨水管网时有因短时强降雨、管网老旧破损造成生活污水溢流、窜网造成生活污水流入河道,影响河道水质。天明 港、庙桥港、运盐河支流两侧多为农田灌溉、花卉养殖区,在播种、灌溉等农忙时节支流河道水质极易影响上塘河干流水质。四是老旧小区雨污水管网基础薄弱。镇区财富之星、人民新村、新天地公馆、怡院新村小区生活污水管道设施较为老旧,污水管 网破损、泄露偶有发生。部分镇区搬迁区块在施工过程中土方清理不到位易将泥土冲入管网堵塞管网造成生活污水溢漏,影响河道。五是河道保洁标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区域河面落叶、白色垃圾未能及时打捞。河岸常有垂钓者丢弃垃圾未能及时清理。六是居民生活习惯有待加强。上塘河长安段沿线多为生活聚 集区老居民较多,存在沿河清洗拖把、洗刷农作耕具、倾倒厨余残渣的情况。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巡查,形成常态。一是继续做好河长制相关工作,不断完善治水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河道的巡查力度,提升沿线的保洁频次及质量,切实巩固治水成效。二是与沿线各村一起,加强上塘河周边的污染源排查,有效防范和整治 周边环境风险,切实加强上塘河保护,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水质稳步提升。 (二)加快工程推进,源头治理。一是加快推进农村(镇区)生活污水“零直排”提升改造项目,从源头杜绝污染源。二是排查种养殖尾水是否规范排放,是否有对水环境有影响的或高污染的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畜禽养殖。三是对沿河企业开展排查,对说不清来道不明的排水口进行封堵整治。 (三)进一步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一是利用“大美长安”微信公众号、村广播等手段加强宣传力度,发动沿河群众、基层党员和志愿者等参与河道的管理工作,营造全民治水护水的浓厚氛围,形成上下治水联动机制,助力长效治水。二是引导农户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化肥、农药的使用效率,持续推广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一步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 周王庙镇“三个攻坚” 切实改善上塘河水质 为切实改善国控断面上塘河入海河流水质,周王庙镇根据上级部署,对上塘河重点支流分类施策,现将一季度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入海河流总磷总氮攻坚行动。一是实施上塘河活水工程。预估总投资575万元,引盐官下河水体往南经俞家涧港与尹墅庙港后往东流经上塘河汪店港桥,再通过正子涧港与宋家涧港往北回流至盐官下河,从而提高上塘河汪店港桥处河道水体流动性,调活水体,改善水质。项目今年3月中旬开工建设,预计6月底完成施工。二是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提升行动。继续实施《上塘河、盐官下河、长山河沿岸种养业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完成盐官下河支流沿岸50米之内整治工作,巩固盐官下河干流沿岸200米之内的整治成果。完成1户规模水产养殖户尾水处理设施三池两坝的提升工程。三是实施河道综合治理和“碧水河道”建设。完成工业园区之江何马闸港、新坝港碧水建设,完成荆山村珠船港河道 综合整治187米,圣帝殿港等9条河道实施河道清淤,计划疏浚土方3.8万方。完成生态缓冲带建设1000米。四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围绕三项重点工作(农村厕所管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处理)、三个重点区域(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河塘沟渠),扎实开展村庄庭院、农村集聚小区、田间地头、河道沟渠等 环境卫生整治,全面达到杂物堆放序化、田园庭院绿化、垃圾治理洁化、村庄建筑美化、河塘沟渠净化。 (二)“污水零直排区”提质扩面攻坚行动。一是持续推进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提升改造。夯实“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星级镇创建工作,针对短板问题制定对策措施,提升嘉兴市控断面汪店港桥水质,高标准通过星级镇创建。二是开展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数字化监测项目,开展数字化监测工作;组织对工业园区雨排口进行污染溯源,对园区市政管网进行排查;对园区重点部位市污水管网进行排查整治。三是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计划投资200万,开展石井农贸市场及锦绣钱塘污水零直排项目,新改建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前一管一池改造。 (三)突出环境问题隐患排查整治攻坚行动。一是建立生态环境问题监督机制。充分运用人大监督,组织一批人大代表开展生态环境问题隐患排查培训,重点针对上塘河及支流水环境问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人居环境问题开展监督。二是深入开展生态突出问题排查行动。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开展三轮问题排查整治行动,对于专项行动发现的问题,形成动态问题库,实施清单化管理。7月底前完成排查整改,动态更新。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水质稳定达标难度较大。尤其进入雨季后,各类水质指标压力持续增大。二是水体流动性差。下游上河闸、谈家埭排涝闸排水受限影响,水体流动性无法保证。 盐官镇“三聚焦” 推动上塘河水生态改善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盐官镇紧紧围绕“河畅、水清、岸净(青)、景美”的总目标,以河长制工作为主抓手,全面开展上塘河流域“五水共治”工作,持续巩固推进流域水环境治理。现将一季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溯源排查。聘请专业第三方团队,对上塘河临近范围内宁郭塘河及周边4个小区(宓家湾、杏花苑、拱辰 花园、阳光嘉苑)进行异常排口问题溯源,针对雨污管堵塞、化粪池未清掏等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并对沿街餐饮企业乱倾倒问题开展联合上门宣教,并安装摄像设备限制商户乱偷倒行为。同时也委托水务公司定期排查沿线村庄和小集镇的生 活污水截污纳管和终端设施运行情况,确保生活污水不渗流、不溢流。 (二)聚焦项目攻坚。实施宁郭塘碧水河道工程,完成总长1360m、水域面积36380m2河道治理,有效提升上塘河周 边水生态环境。同时对城北村莫家浜实施河道综合整治项目,总投资293万元。目前正在实施挡墙修葺工程,预计总体工程于5月底完工。 (三)聚焦组织协作。进一步强化部门、村社联动,制定《盐官镇“一线绿”指标评价体系实施方案》,细化村级河道水质监测,加强自查和上级交办问题处置时效,进一步巩 固“村社周巡河、镇级月会商”等治水工作机制,始终紧盯 重点干支流、排水口异常问题,发现一起、落实一起、复核一起,确保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存在问题 (一)沿河群众生活习惯问题依旧存在。上塘河盐官段上游为城北村春富庵集镇,该集镇沿河而居,部分居民因生活习惯等原因,有生活污水直接倒入河道的现象发生。 (二)上塘河上游来水水质较差。区域地处平原河网地区,水体流速缓慢,新鲜补水较少,水体水质易受上游来水影响。上游来水水质较差将会直接占用下游水体的水环境容量,直接造成下游水体水环境容量不足,进而影响下游断面水质达标。 (三)沿线农业面源污染影响水质。农田灌溉施肥用药等 作业,导致部分农田残留农药肥料通过排渠流入支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质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聚焦水质提升再攻坚。进一步加强嘉兴考核断面点位的水质分析,重点抓好春富庵集镇等点位水质提升和沿线水污染的溯源治理,继续巩固工业园区断面和上塘河流域水质,确保全年水质取得预期成效。 (二)聚焦零直排建设再提质。以本年度嘉兴市污水零直排标杆镇创建为契机,以更大投入销号涉水排口、规范涉水单元、细化涉水清单、提升涉水成效,确保污水零直排建设 提质扩面,污水应纳尽纳。 (三)聚焦查测溯治再巩固。继续紧盯重点河道、重点断面、重点区域,全力以赴抓好异常排口整改、异常水体生态修复。科学运用查测溯治成果,持续推进河长制工作,确保巡河、排查、会商等各项工作机制落实到位,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早闭环。 从现在起,盐官镇将以更坚决的态度扛起治水使命,以更有力的举措挑起治水重责,全力抓好治水要务,持续推动上塘河(盐官段)水质和水生态再上新台阶 附件:1.2024年一季度嘉兴市控以上断面水质汇总表 2.2024年一季度上塘河各镇交接断面水质变化情况表 3.2024年一季度上塘河南侧支流雨水溢流口水质情况汇总表 4.2024年一季度南侧支流水质汇总表 附件1 2024年一季度嘉兴市控以上断面水质汇总表
注:以上数据由市环保检测,汪店港桥(嘉兴市控断面)为人工监测,上河闸(国控断面)为自动站+人工监测。 附件2 2024年一季度上塘河各镇交接断面 水质变化情况表(自动站检测)
注:红色表示水质较上游断面恶化,绿色表示水质较上游断面改善 附件3 2024年一季度上塘河南侧支流雨水溢流口水质情况汇总表(水务检测)
附件4 2024年一季度南侧支流水质汇总表(水务抽样检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