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插秧这么累啊,我今后一定要珍惜粮食,再也不浪费了。”近日,在斜桥镇乐农村举办的农耕活动上,不少小朋友们当了一回“老农”,体验了一把插秧的乐趣。 说起斜桥镇乐农村,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有着丰富的农耕资源和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我们村的农耕历史非常悠久,哪怕到现在,还是一个纯农业村。”乐农村党委书记魏明告诉记者,全村共2.53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600亩,年产粮食5500公斤。在这里,可以沉浸式体验一粒稻到一粒米的故事。 作为名副其实的“农”村,近年来,乐农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研学,走出了一条生态共富的新“稻”路。 “2016年开始,村里每年都会开展农耕系列体验活动,带领青少年参与田间地头实践,学习插秧技巧,体验丰收喜悦。”魏明表示,通过农作实践,能够让青少年们更好地感受劳动的辛苦和食物的来之不易。此外,大家还能在稻米展览馆参观“一粒米”成长故事,欣赏老一辈们使用过的传统农具,了解了现代新型农业的发展。 为了打通从“一粒稻”到“一粒米”的全流程,2016年,乐农村便和周边新农村、金石村几个兄弟村抱团成立了海宁市金新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含稻米展览馆,馆内收藏了风车、打谷桶、打谷机等不少年代感满满的“老物件”。 “2019年正式投入生产后,可以进行各类农机作业和粮食烘干服务,也成为小朋友们研学的一个站点。”魏明介绍,目前,企业拥有香飘洛溪、遇“稻”禾米、金新乐大米、杭嘉禾大米等多个品牌,水稻的品种也十分优质。 秉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理念,多年来,乐农村和中国水稻研究所、嘉兴农科院一直保持着密切合作,通过引进优质的水稻品种,开展种子试验田和先进机械设备试验等活动,通过现代科技为传统产业赋能。 “现在村里种植的水稻品种有上海师范大学培育的‘上师大-19’、嘉兴农科院的浙禾香2号。今年,还新引进了由省农科院提供的沪香玉试种。”魏明告诉记者,水稻产量高、品质好,选种是关键,如今,乐农村出品的水稻市场售价在2.5元-5元每斤,不仅稻谷香,价格也很香。 6月底,乐农村一年一度的晚稻播种顺利“收官”,随着现代化发展,如今村里的粮食种植已实现了机械化全覆盖。魏明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会继续传承和发扬好农耕文化,让传统文化的过去和未来,都在乐农村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