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盐官镇党委聚焦工坊迭代,从发布运行规范推动标准化建设,到紧扣“三支队伍”建设打造全周期培训体系,通过聚合资源、分类施策、闭环服务,建设了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助力共富工坊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目前,全镇共建成六大类共富工坊21家,其中2个工坊获评第一批省级示范,1个工坊获评省级优秀实践案例。 一是聚合资源,全方位构建培训体系。依托海宁市共同富裕培训中心省级实践教学点资源,统筹农业、教育和工商联等各党建联建单位优势资源,排摸梳理师资库、阵地库、课程库“三张清单”,多元化制定培训计划。精准对接本地职业技术学校、市级机关部门等单位,建立一支12人的专家名师师资队伍,同时,深入挖掘本地乡村人才22人,打造乡村“土专家”师资队伍,不断丰富师资库。将镇党群创业服务中心、成校、村社党群服务中心等21个阵地纳入理论学习阵地库,将塔莎园艺直播共富工坊、桃园红“芯”共富工坊等4个基础较好工坊设为现场实操教学点,通过“理论+实操”的方式,全面提升工坊员工技能。聚焦工坊不同群体需求,规划经营管理、就业技能、消防安全等不同领域课程17大类。今年以来,已开展专业理论授课4期、实操培训授课12期,参加人数超1200人次。 二是分类施策,全覆盖实现精准赋能。将共富工坊培训对象精细划分为运营管理人员、一线劳动人员、待就业人员三大类,通过实地走访、交流座谈等方式全面掌握各类群体实际需求,不断提高培训精准性和实用性。针对运营管理者,打造现代化发展方向、团队管理、市场分析等5大类课程;针对一线劳动者,打造花卉园艺、粮油生产、蔬菜种植、创意钩编等9大类课程;针对待就业人员,打造职业规划、共富工坊基本简介、现场实操体验等3大类课程,提升求职精准性和竞争力。每期培训向受训学员发放培训证明,技能类培训增设培训鉴定环节,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共富工坊输送和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今年以来,已组织参训293人次,开展技能鉴定74人次。 三是闭环服务,全过程提升培训实效。以“管理者提效、就业者提薪、待业者提能”为导向,强化培训结果运用。聚焦管理者提效,通过学习产业发展趋势、先进理论知识和优秀运营经验等内容,搭建互促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共富工坊现代化发展;聚焦就业者提薪,通过针对性技能培训,有效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和工坊产品品质。聚焦待业者赋能,将培训关口前置,增强就业“底气”。依托镇级党群创业服务中心、镇村企三方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发布共富工坊招工和培训信息,村社干部走访入户开展宣传,强化信息共享,拓宽群众就业和提能渠道,今年累计吸纳124名待业群众进入共富工坊就业,4名学员参训后围绕汪菜种植加工产业链成功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