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草编+蓝印花布 黄湾探索非遗“新思路”

发布时间:2024-09-03 17:23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帽子、风铃、水果篮、迷你版米囤……近日,黄湾镇黄山村文化礼堂里举办了一场“编织未来,创意无限”——黄湾非遗草编作品创意大赛,来自全镇的手工爱好者纷纷拿出看家本领,35件精美的草编作品集中亮相比拼。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乡愁,“非遗”所记录的不仅是历史,更是儿时的记忆、梦里的老家。近年来,黄湾镇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充分挖掘草编、蓝印花布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提升非遗文化保护水平,切实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和传承力。

大赛比拼 非遗展示“新风采”

“这个小篮子真别致,走边的编法蛮新颖的。”

“用蓝印花布镶边很出彩,加分了!”

“小朋友学做草编好,既锻炼了动手和思维能力,更练了耐心。”

在黄湾非遗草编作品创意大赛现场,30多名动手爱好者互相欣赏交流,他们中有的是本地村民,有的是新居民,有爷爷奶奶辈的,也有年轻人,更有十来岁的小学生。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和无限的创意,将一根根普通的草料编织成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这些作品,有的古朴典雅,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有的时尚前卫,展现了现代审美的新风尚;有的则巧妙地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让人眼前一亮,赞叹不已。

评审团从作品的创意性、技艺水平、文化内涵的传达全方位考量,共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现场为获奖选手进行了颁奖。

这场比赛中,收获最多掌声的是新居民詹少华和孙子韩宇辰,三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

2014年,随着孙子的出生,安徽人詹少华来到黄湾帮儿子儿媳带娃。有一次,她看到黄湾成校推出草编公益课程,用玉米叶编制的箩筐深深吸引了她,“让我想起了年轻时上山采茶叶,一针一线绣花做鞋子,全靠一双手。”

从那时起,她便加入黄湾草编社团,跟着嘉兴市第七批草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施惠林老师学习草编。花瓶、果盘、帽子、篮子……她的一双巧手编织出许多精美器物。

这次大赛的一等奖,就是詹少华编织的七个葫芦娃。“大葫芦花了五六天时间,6个小葫芦一共花了5天时间,使用两种不同的编织方法。”詹少华介绍。

二等奖作品是她和孙子一起完成的化妆盒。

韩宇辰从小就跟着奶奶去成校上课。从刚开始帮大家撕玉米叶,到上手编杯垫,韩宇辰越学越有劲。学校里还定期开设草编课程,韩宇辰的草编技巧越来越熟练。“这次获奖他特别开心。”詹少华笑着说。

“这些参赛作品中不乏精品,选手独具匠心用心编织,有技巧有创意。还有一些参赛作品由初学者或小朋友编织而成,值得鼓励和肯定,更让大家看到了黄湾非遗草编走上传承之路。”评委施惠林说。

多点开花 非遗激发“新活力”

在当天的活动上,黄湾镇社会事务办与黄山村共同为“黄麓草韵”工作室揭牌。这标志着黄湾非遗草编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预示着未来更多的创意与作品将从这里诞生。

当下,扎实推进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就是要不断推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融入当下生活,让原本就属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非遗重新嵌入“新日常”。

近年来,黄湾镇依托草编、蓝印花布两张非遗亮丽名片,不断加大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村社、进景区、进企业等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普及非遗文化知识,让非遗文化远离昔日“高冷”的形象,多点开花,走入“寻常百姓家”。

“学习草编很有趣,可以让我在学习紧张的时候选择做草编缓解一下心情。”行知初中学生苗玉夕说。“做草编的秘诀就是要有耐心,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行知初中学生钟家悦分享道。

让行知初中同学们着迷的草编课程便是由施惠林带来的。从2016年起,施惠林成立慧灵编织社,常态化组织培训班,推广黄湾草编技艺,并向黄湾小学、初中等学校定期开设“非遗进校园”校本课程。

而在黄湾成校,自2017年起,每年开设草编两创人才长班至少一个,教学内容主要针对开发新产品、拓展新材料,以及非遗课堂打造等。这些年来,黄湾草编作品代表海宁在浙江省农博会亮相,《田园式桌上收纳》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铜奖;“慧灵编织”社团被评为嘉兴市乐学社团。

岁月不负有心人。2019年黄湾草编列入海宁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0年黄湾草编列入嘉兴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蓝印花布又称靛蓝花布,为中国传统的印染工艺品,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2009年,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成为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大临村作为蓝印花布的重要发源地,以非遗蓝印花布、彩印花布印染技艺为特色,缠绕起中国古典之美。

这个假期来自全市及周边院校的青年学生慕名来到大临村,跟着首批嘉兴市文化特派员袁激霆,踏上了蓝印花布制作体验之旅。

此外,黄湾镇努力将非遗技艺传承融入日常生活,更积极贴近群众,积极推进非遗进景区,在大尖山景区打造“蓝印花研究所”,草编、蓝印花文创产品亮相香港展会,在文化旅游节、全国旅游城市定向赛、长三角钱江越野赛等大赛活动中融入非遗元素,以文化赋能“非遗+”,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助力乡村振兴。

乘风破浪 非遗探索“新思路”

黄湾,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一直以来就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非遗技艺闻名。近年来,黄湾镇抓好非遗的“保护、传承、创新”三大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非遗保护,产业为先。黄湾镇通过赓续历史文脉、创新培育等手段,实现非遗传承与产业发展顺利并轨。黄湾成校草编培训学员使老技艺创造新活力、让小商品走向大市场,2023年黄湾成校非遗文创产值18.74万元;大临村积极探索“非遗+工坊”模式,打造非遗生产线,生产拖鞋、茶巾、笔记本等文创产品,工坊目前已带动就业10人,人均月增收3000元。

非遗传承,关键在人。非遗传承的关键是传承人队伍建设,重点是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和培养。黄湾镇依托非遗进校园、进村社、进企业,丰富的非遗文化学习、体验、传承活动让学生、企业职工和乡村人才感受真实浓郁的本土非遗文化魅力,助力多彩非遗在青年群体中深扎根、焕新生。此外,黄湾镇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施惠林、朱琳燕“传帮带”作用,或创作了大量与之相关的作品,或积极开展与之相关的工作,通过讲座、展览、活动、文创大赛等丰富非遗呈现场景,提升居民、游客对非遗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增强非遗的生命力,让非遗后继有人。

非遗创新,做好融合。创新是非遗文化发展不竭的内生动力,黄湾镇把非遗融入群众文体生活、本土文化,为非遗带来更多的创作素材、表现载体和传播途径。

以蓝印花布为特色创编的广场舞《花头巾水乡女》,在嘉兴市第十届广场舞(排舞)大赛中获得金奖;

将现代潮流融入传统技艺,创新设计创作蓝印花布和草编元素的服饰、包包、团扇等系列旅游文创产品,连续两年获得海宁市文创设计大赛“文创活力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黄湾在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中,融合黄湾新时代围垦精神,以非遗蓝印花元素进行设计表达,展现20多年前那段“冒酷暑、战严寒、历风雨、斗潮汐”的治江围垦故事。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丨俞伟慧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