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海宁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提升配套设施改造项目

发布时间:2024-09-07 08:29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学校体育场地

开放提升配套设施改造项目

是今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涉及第一初中、海洲小学等

12所周边群众健身需求较大的学校

近日

发布君从市文旅体局获悉

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

项目已经基本完成

这些学校将有哪些变化?

来看改造具体情况

有这些新变化

鹃湖小学是这次体育设施开放提升的学校之一。学校新增了1个专用的卫生间,12个太阳能夜间照明设施,9个监控摄像头和1个全景球机,新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并在原先开放室外篮球场、足球场、田径场的基础上,新增了排球场和器械场。

发布君了解到,原先市民想进鹃湖小学锻炼,需要带上身份证或学生证等有效证件先在学校门卫室进行登记,由于田径场距离门卫室较远,必须穿过整个教学区域。而改造后的门禁就安装在田径场紧邻马路的一侧,在开放时间段,市民站在人脸识别装置前,刷脸后即可进入。

“改造完成后,一方面周边的市民来锻炼时能体验到更充分的体育设施,另一方面,隔开了教学区域和社会开放区域,对于学校的管理来说也更加简单方便。”鹃湖小学校安办主任孙翔说。

关于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这件事,海宁早几年便已经在实践推广了。去年年底,市文旅体局、教育局、财政局就联合发布了最新《关于公布2024年海宁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情况的通知》,共涉及全市59所学校。不可否认,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方便了周边市民,但站在学校的角度,社会人流量增加后,安全和卫生等管理问题也随之而来。

为了解决人流量增大后学校管理难的问题,保证学生的正常学习,此次12所学校共计15个校区都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提档升级。包括建设完善体育场馆与教学区域之间的物理隔离;建设对外开放的专用大门和独立通道;安装智能化门禁系统;新增照明、监控等配套服务设施;根据场地实际情况配建独立卫生间等。

自项目启动以来,由市文旅体局、市教育局及各学校组建工作组,严格按时间节点抓好协调推进,确保项目建设早启动、早落地、早见效。同时根据学校场地开放的时间、类型等因素,分级分档对各学校进行补助,并购买学校体育场地开放保险。

下一步,相关责任部门将针对这次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定期安排维护保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使民生实事项目落到实处,满足市民运动健康的需求。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丨虞思元 张煜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