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海宁市丁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 法定代表人 | 顾永利 |
住所 | 浙江省海宁市丁桥镇公园路58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10.00 | 经费来源 | 财政适当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4 | 期末数(万元) | 2.8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服务全镇社会经济发展,努力使成校成为社区教育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科技示范与推广中心。为广大农民及企业职工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的“菜单式”的技能培训等,成为区域内成员终身学习的社区教育中心。开展幼儿、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活动;开展成人和老年人文化、体育、文艺等培训;开展成人学历教育等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481699532624R | 举办单位 | 海宁市教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严格遵循本单位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服务社会、提升成人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的办学宗旨,依法依规开展各类教育培训与社区教育活动。报告期内,学校在办学方向、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均按照章程要求执行,确保了学校的规范运作和成人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二)开展的主要工作依据学校章程,按照海宁市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强化终身教育育人导向,进一步扩大社区教育服务覆盖,增强老年教育服务能力,丰富社区家庭教育内涵,在“两个先行”中厚植终身教育力量,推动现代化、智慧型、示范性学习型城市建设。1.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全面实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新时代“千万工程”,发挥社区教育在人才培育、乡村文明中的作用,面向农村居民开展农产品培育、农产品营销、乡村旅游创业、优秀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大力开展青少年素质教育,继续助力“万名学生下社区进村落”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好“新时代三叶草学坊”课程库和师资库,推送控情剪纸、硖石灯彩、智力魔方等内容的公益讲座。全面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社区教育中心与各村(社区)社区学校各类培训和活动人次逐年递增,全年参加社区教育活动13298人次,达到常住人口29.8%。2.优化学分银行工作。按上级要求,认真规范“潮学通”使用。加强“省学分银行”推广,集中成校端口进行数据录入,提高学习成果的录入质量与可信度,减轻村工作人员负担。推进学习积分的成果转换场景落地,面向全体学习者提供学习成果存储、学习资源推送、学习积分兑换与学习风采展示等服务。全年学习成果存入学分银行人数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21.3%以上,学习者覆盖面达到9520人。3.培育学习型组织。进一步发挥学习型组织建设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推动作用,提升各类学习型组织的终身学习能力、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2024年重点与海星村、诸桥村、保胜村对接,共同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培育“学习型社区”。做好“学习型社团”的规范化发展指导,积极做好推荐工作,让“学习型社团”在文化走亲、全民终身学习周等活动上崭露头角,引导更多的居民积极参与自发自主学习。4.推动社区家庭教育。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以“家校社”为抓手,进一步开展“向阳花开——丁桥镇家庭教育公益服务项目”。精准把握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邀请专业老师授课,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为家长们提供专业、实用的家庭教育指导,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全年共开展2场集中式沙龙和8次研修班,服务近200人次。全镇17个村(社)开展祖辈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家风家训传承等活动70场,实现全镇村(社)社区家庭教育全覆盖。5.优化老年教育教学。推进各村(社)特色老年学堂建设,促进老年教育整体高品质发展。创新老年教育模式,探索镇级老年学校与村(社)老年学堂协同开展教育活动,将幸福中国红、老年大合唱等项目送到村(社)老年学堂开展教学,以有影响力的项目带动农村老人参加学习活动。2024年全镇举办老年人智能技术日常应用培训班17个,举办32学时长班4个,5学时短训班实现村社100%覆盖。经常参与教育活动老年人口数达6587人,完成老年教育学位1489个。6.推进农民素质提升。认真落实《海宁市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积极参与省教育厅“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立足本镇实际,举办鲜食玉米栽培技术培训、水稻高效栽培技术培训、畜禽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完成农业专业技能培训161人;举办“第六届乡村旅游皮贴画创业培训”,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30人;举办育婴员初级培训班、短视频制作培训班,培训技能人才113人;此外还举办了餐饮服务单位食安员培训、残疾人方糕制作等培训。全年共举办农民素质培训19期,培训学员857人。重视农民学历提升,举办成人双证制职业高中教育培训2期,毕业人数62人。加大学历提升的宣传力度,动员社会人员报考国家开放大学。通过申请举办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学历提升班等形式吸引更多社会人员参加大专本科学习,有效提升了报读数量。2024年全镇报读大专、本科43人,招生万人比列全市第三名,实现历史性突破。全方位推进农民素质提升,为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7.坚守文化礼堂教育阵地。学习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工作先进经验,推动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工作常态化开展,不断提升文化礼堂“用”的热度和“育”的深度,满足农村居民群众的终身学习和精神文化需求,赢得社区教育与农村文化礼堂协同发展。开展了文明礼仪、民主法治、技能素质、文化传承等社区教育进文化礼堂活动。2024年全镇文化礼堂开展社区教育活动167场,村社覆盖率达到100%。平均每个农村文化礼堂活动次数不少于8次,家庭教育场次不少于4次。8.办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认真举办丁桥镇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镇社区学校认真回顾全年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动,总结社区教育经验;各社区学校举办了教育展示活动,集中展示社区教育成果,广泛宣传终身教育理念,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氛围;全镇举办了开幕式,进行了海宁市第四届皮贴画大赛颁奖典礼、社区文化精品展演,发出了全民学习的倡议;全镇举办了皮贴画研创培训、幸福中国红等系列活动。活动周提高了居民参与率与满意度,大力推进了学习型社会建设。(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丁桥镇老年学校的《海宁皮贴画》拟列入浙江省教育厅2024年服务终身学习老年教育特色课程。旗袍秀《小城故事》荣获“2024年浙江老年开放大学‘炫彩夕阳’老年教育学习成果展”优秀奖。《老年特色学堂统整发展中全域一体化课程建设》被立项为2024年度嘉兴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培训缺少教学设施设备且很多设施设备陈旧,专业技术类培训只能借用其他学校的设施设备,而科学素质、文化健康等社区教育培训,缺少必要的场地,只能借用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希望能加大投入。 |
四、下一步打算 | 继续重点开展“乡村旅游创业培训”,做大做强“乡村旅游创业培训”这一省级品牌。在农民培训中选取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打造,把“海宁皮贴画的文创化发展”作为重点,在打造皮贴画乡镇的基础上,努力开拓皮贴画的销售渠道。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一)无(二)无(三)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