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海宁市远达教育集团

发布时间:2025-02-19 15:05 信息来源:海宁市委编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单位名称海宁市远达教育集团法定代表人顾跃超
住所  浙江省海宁市海昌街道利民村陈马浜5号
开办资金(万元)1000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2307.02期末数(万元)1623.37
宗旨和业务范围实施初中、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481MB1L22577E举办单位海宁市教育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海宁市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学校利用全体教师会、党员会、家长学校等不同条线的会议,线下宣传章程;利用微信公众号、钉钉群等媒介线上宣传章程。通过宣传,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校办学目标、办学策略、德育工作和教学管理等深入人心。学校还形成了规范的、统一的制度体系,教师的考勤、教学管理等均有章可循,有据可依。2.开展的业务活动2024年,学校小学部设58个班,中学部设22个班,共有学生3341名。一年来,学校在海宁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双山、火炬、东长、湖塘四校区协同,集团化运作,以“驿嘉人”党建品牌为抓手,不断优化集团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1)党建“驿路”引领,强根铸魂发展学校深学细悟,聚焦强化理论武装。学校充分运用八八战略宣讲、支部主题党日等载体,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筑牢信念信仰之基。学校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大讨论,积极收看红船党课,赴嘉兴南湖接受红色教育。学校立足基本,聚焦主题活动开展,全年共发起志愿服务12次,100余人次参加,充分发挥了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学校激发活力,聚焦擦亮党建品牌。学校推出了“驿嘉人”党建品牌,通过党建品牌的宣传推广,有效提升学校党建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激发党员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题《驿嘉人: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办学理念下“民族共同体”德育活动创新》在海宁市立项。(2)德育“驿路”导航,润心养正致远一是以育德能力为核心,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学校健全对班主任的聘任、考核、评估、培训等机制,为班主任学习、发展搭建成长平台;落实德育管理网络,切实开展好德育心育活动;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例会制度,不断提高德育管理团队的工作能力。二是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不断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运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方针,实行“目标、实施、检查、激励”的科学管理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三是以特色活动为载体,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各类主题教育体验活动,加深学生体验;开展班主任心理讲座理、健康教育月等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落实家访工作,入户家访率均达到100%。(3)教学“驿路”赋能,提质创优成长学校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定期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力量,认真研究教材和学情,以课堂为切入点,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精准化教学,确保上课、作业、批改、辅导等各项教育常规有效进行。学校利用二十一世纪网、百度等智慧教学软件,建设精准教学平台,树立精准教学意识。学校开设课后辅导班级、组织课外活动小组,通过课后辅导、个性化指导、课外活动、评估改进,拓宽教学方式发展,精准教学活动的实施。(4)研训“驿路”驱动,合作引领共进一是学校开展以“深化温度课堂,优化温度作业”为主题的校本培训,做好顶层设计,夯实关键环节,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把双减落到实处。依托海宁市的四题库建设,形成校级资源库;二是搭建桥梁,做好教师专业引领。师徒结对、新教师满月课、名师面对面,去往萧山、绍兴等地学习等,引导教师重视专业成长,近距离感受名家风采,名校的校园环境,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5)五育“驿路”并举,全面发展育人学校加强核心素养培养,努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赋能,让每一位远达学子立体成长。学校举行的《“驿”想天开到梦想成真》的科技节、劳动节活动,活动形式丰富,体现了科学创新教育品质。学校立足劳动教育,开辟了各校区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通过“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务劳动”三位融合,不断提升全体师生劳动教育观念。学校积极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和内容,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积极性。3.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学校教学活动有序推进。2024年学校共招收新生589名,其中小学部招生268名,中学部招生321名。学校共有699名学生毕业,其中六年级毕业生数为455人,九年级为244人。(2)学校科研成果丰硕。提炼了3个课题成果,2项获海宁市二等奖,1项获海宁市三等奖,1项结题;教师论文获奖16篇,其中省三等奖1篇,嘉兴市二等奖1篇,嘉兴市三等奖3篇,海宁市一等奖3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3篇;《嘉兴教育》发表1篇,参加公开课、教学比武达100余人次。(3)学生综合素养再次提升。学生参加海宁市中小学生定向运动比赛获初中组团体总分第八名;参加“中国味”海宁中小学生美术作品比赛获一等奖;参加海宁市第一届“联盟杯”青少年校园篮球联赛中获二等奖;参加排球比赛获海宁市团体男子第四名和女子第六名。学生劳动成果获海宁市二等奖;综合实践成果获海宁市一等奖。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师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队伍总体是好的,但有极个别的教师的素质与教师的身份不相匹配。2.教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逐年提高,但有个别教师的教学管理、教学效率值得商榷。3.德育活动有待进一步的丰富,整体的德育活动开展蓬勃而富有生机,但如何更好地将活动与学校多省份、多民族特点结合起来,让活动的远达味更浓一些,还要深入思考。
四、下一步打算1.抓好专业发展,做好教师培养。根据学校现有学科建设及培养对象的现状,由学校“青篮工程”领导小组确立市级名优教师和学校的名优教师团队共同组成为导师团队,与学校的教师结队,共同致力于教师的培养。2.优化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继续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依据学校常规管理细则,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和课后反思等教学常规工作进行过程性检查;落实目标导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加强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压减重复性作业,减少日常考试测试频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3.坚持德育核心,提升德育品位。搭建展示平台,组织好民族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艺术科普节,开展社团活动,推进科普教育工作。强化劳动教育,建立民族特色劳动清单,培养良好劳动习惯。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8月16日,根据海教党〔2024〕35号文件,我校按规定申请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登记。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2024年,邬旦梅助学金上年末结余201265.7元,本年度使用90960元,主要用于微心愿及困难学生发放补助、奖学金发放、六一文艺汇演布置、非编教师教学质量奖等,本年末结余110305.7元;企业捐赠上年末结余268919.21元,本年度使用138346.43元,主要用于足球项目活动经费、农民画项目活动经费、困难学生助学金支出等,本年末结余130502.78元。2024年4月收到海宁市慈善总会转拨上海临港公益基金会捐赠的用于困难学生助学款20000元整。本年度支出20000元整,用于学生爱心助学金发放。2024年12月收到海宁市慈善总会转拨慈善教育结对项目经费80000元整,用于农民画美术项目和整本书阅读项目。2024年未使用。2024年12月收到海宁市慈善总会转拨浙江省教育宣传中心(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捐赠的50000元整,用于学校文化宣传长廊建设。2024年未使用。2024年末所有剩余捐赠资金370878.48元。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