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课间10分钟”升级啦!浙江鼓励进行“课间15分钟”改革把课间还给孩子。早在去年下半年,海宁就有学校开展了试点,本学期开始“课间15分钟”进一步在全市各小学全面推进。
袁花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谈桥小学
近日,记者来到袁花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谈桥小学。上午10点半,下课铃响,学生们迎来了他们的课间15分钟。操场上音乐响起,学生们从教室里一拥而出。

跳格子、跳长绳、平衡车、打篮球……校园瞬间变成欢乐的海洋,笑声不断,活力满满。“跳热了!跳热了!”操场上,谈桥小学学生李瑞欣小脸红扑扑的,对记者说:“我最擅长、也最喜欢跳长绳。”刘诗涵凑上脑袋笑着说:“课间15分钟真好,活动时间更久,能畅快地运动一下。”

谈桥小学被教育部遴选为国家级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去年10月,谈桥小学在海宁率先推进课间15分钟。 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增加的5分钟从哪来?“我们把吃午餐的时间适当推迟,下午上课时间稍微提早一些。”袁花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桑显荣介绍,谈桥小学在上学、放学时间不变的基础上,优化调整了午餐、午休时间段,以此保障课间15分钟。调整后,除了全天3个课间15分钟之外,上午,谈桥小学还设置了40分钟体育大课间,下午设置30分钟体育乐园,再加上体育课,基本达到学生每天体育活动2小时的目标。

增量的同时还需保质。对此,谈桥小学召开教师会议,要求老师不拖堂,把课间还给学生。同时,学校增加体育设施设备的投入,如自信运动场、羽毛球拍、室内游戏箱等,丰富课间活动形式。


“经过几个月的试行,我们发现课间15分钟能够进一步缓解学生上课的压力,保障其休息和活动的时间,从而反哺课堂,让课堂效率更高。”桑显荣说。
海宁市紫微小学
本学期起,通过时段调整,海宁市紫微小学也加入了课间15分钟的行列。“我们对上午大课间的时间段进行调整,以实现课间15分钟的落地。”紫微小学校长张云峰介绍。

课间15分钟改革,不仅是数字的简单叠加,更是对教育生态的深度重构。“加长版”课间怎么玩?紫微小学将多年来对于“三代人游戏传承”的研究成果作为破题关键,将游戏融入课间日常。“通过老师的梳理,学校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游戏成果。飞行棋、打陀螺、跳皮筋、炒黄豆、丢沙包、游戏棒……教室内外,刮起复古游戏风。”张云峰表示,学校希望通过老师教学生、学生教老师、学生创建新游戏3个阶段,实现快乐活动和文化接力。


全市各小学全面推进
除了上述两所学校外,记者从海宁市教育局了解到,这个学期开始,课间15分钟将向全市普及推进。
海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张建光表示:“全市各小学全部试行课间活动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初中学校将课间活动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在控制在校时间总时长不变的总原则下,各个学校制定自己的实施方案,以此充分保障学生课间休息和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