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局部微改造,让共享电动自行车变得更安全。近日,记者从海宁市交控集团下属通程公司了解到,为维护公共秩序和道路交通安全,近期通程公司已对我市的共享电动自行车进行微升级,通过反光条、软件调整等措施强化安全保障。 
在共享电动自行车站点,仔细观察共享电动自行车,可以看到有一些小变化:在座位和尾灯之间,已粘贴了“平安海宁”反光条,夜间灯照后分外醒目;同时,头盔上也多了些反光片,灯光之下一目了然。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的1400多辆共享电动自行车,灯条部分已在去年完成全部加装,而头盔反光片也在上周刚刚启动,目前正在陆续“更新中”。 同时,为了确保骑行者养成佩戴头盔的良好习惯,通程公司还对头盔作出调整,通过对红外感应器的微调,完善了摘帽即停功能,避免骑行者在行车中途摘掉头盔的情况,保持全程的“头盔在线”。目前该功能已全面启用。 “道路交通涉及的细节很多,需要不断“打补丁”。后续,我们打算对骑车载人等情况进行安全限制,避免危险的发生,通过软硬件的双向结合,让市民的公共出行规范、有序、安全。”海宁市交控集团通程公司工作人员程培泉介绍,同时他也呼吁市民养成良好出行习惯,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 俞砚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