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海昌街道康养中心:医养结合,助力银发经济

发布时间:2025-03-16 06:36 信息来源:融合编辑部 浏览次数: 字体:[ ]

“医疗团队实力强劲、养老环境宜人且设施完备,认知症专区床位数量位居全市之首。”日前,谈及海昌街道康养中心的独特之处,该中心主任朱世敏如数家珍。海昌街道康养中心坐落于硖川路北侧、倪家堰港东侧,于去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院内精心规划了养老区与医疗区两大板块,同时设有阅览室、影音室、棋牌室等丰富多样的公共活动空间,“医养结合”成为其显著特色。

“中心配备了专业的医疗设备和医疗团队,日常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监测、疾病预防、基础诊疗等服务。”朱世敏向记者介绍。值得一提的是,该康养中心与海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毗邻,依托该院的老年医学科,能够确保在紧急医疗救助时迅速响应。目前,已有33位老人入住康养中心。

在银发经济的大背景下,此类康养中心愈发受到青睐。据统计数据显示,海宁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22.8万人,占户籍人口的30.6%。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持续攀升,他们对于高品质晚年生活的追求日益凸显,这也为银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去年,全市积极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建了2家康养中心,对52家照料中心进行了提质增效,还建成了140个养老睦邻点,同时在健康、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深度挖掘银发产业的潜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记者从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科了解到,今年我市还将继续以养老为切入点,带动银发经济发展。全市将推进长安、黄湾、马桥大康明等3家康养中心建设,谋划好许村、袁花两个康养中心建设,计划建成示范性养老驿站9家,完成照料中心提质增效49个、养老睦邻点50个。

在这些建设项目中,“医养康”相结合成为明确的发展方向。以在建的黄湾镇康养中心为例,该中心由8层护理楼、2层公共活动区以及5层重度护理楼三大主体建筑构成。未来,将设置护理房、失智房、重症监护房等多种房型,并通过“医养康”相结合的运营模式,致力于为老年人打造一个集居住、医疗、康复、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除大力建设康养中心外,我市还在为老助餐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融入银发经济发展的大格局。去年,全市新建4家老年食堂、40个助餐点,有效满足了老年群体就餐的刚性需求,目前日均助餐人数达4200人次。今年,我市将在为老助餐、养老睦邻点等领域持续优化服务,精准对接老年人需求,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切实提升银发群体的生活品质,助力银发经济迈向新高度。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