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潮”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大步迈进

发布时间:2025-03-23 08:59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3月20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协调推进机制2025年工作会议在上海举行。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照亮区域协同发展之路。2021年,海宁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坚实的产业基础,顺势全域纳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实施范围,此后,海宁全面推进文旅、科创、数字贸易、交通等领域融入。

海宁,接轨虹桥拓通衢。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去年11月,“浙江海宁-上海浦东”直升机航线开通,这也是浙沪首条跨省域低空载客航线,为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低空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路径。这些年,杭海城际铁路平稳运营、杭州机场高铁线海宁段和杭海城际西延工程开工建设、下沙至长安市域铁路有序推进、京杭大运河二通道海宁段建成通航……一条条高铁线、城铁线、水路如同一条纽带,拉近了海宁与杭州、上海的时空距离,实现了与长三角核心城市的“同城化”通勤。

海宁,科创赋能涌新潮。走进鹃湖国际科技城的“心谷”医疗器械产业园,只见工地现场正在进行桩基工程施工,目前已完成60%。“心谷”医疗器械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19万方,已经吸引专注于心脏领域医疗器械的纽脉医疗浙江总部、纽脉产业化基地、焕擎医疗总部、微密医疗总部以及纽脉奇点创新中心等生命健康重要的产业项目签约入驻。可以看到,在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范围内,环绕着浙大海宁国际校区,鹃湖科技创新园、电子信息创新园、生命健康创新园、浙江大学国际科技园、环球贸易中心……聚焦“教科人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特色园区、高端商务区等建筑拔地而起,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内已汇集海宁市级以上研发中心1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工程研究中心3家,省重点实验室2家,更有100余家企业集聚在校区旁,一条创新带逐步成型,为长三角人才汇聚鹃湖畔注入活力,浓厚的科创氛围。

海宁,区域协作绘宏图。在围绕高质量发展上,海宁紧紧围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功能定位,积极推动区域协作。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的建设,成为浙沪两地跨区域合作的成功典范,当下,海宁携手上海推进新一轮“漕海合作”,漕河泾海宁分区首批授牌“临港产业联动集聚区”,还启动科技绿洲三期,这不仅为海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促进了产业集聚和产业链的完善。同时,两地积极开展沪浙联动招商,2024年以来,签约来自上海、杭州的项目64个、投资177.63亿元。此外,区域协作不仅体现在发展产业和招商引资上,更体现在便民服务上,目前,“异地无忧快办”扩大至17省67个县(市、区),119个高频事项跨省通办,让长三角地区真真切切感受到便利。

海宁,文旅交融绽芳华。对潮城海宁来说,高品质生活就是要让老百姓宜居宜业,县级城市、省级配套是海宁这座小城的对未来期待。为此,海宁积极深化文旅融合,共建文旅特色国际商务区,投资25亿的“志摩故里·硖石景区”开街,并成功入选首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如今,老城区焕发新魅力,新月剧场、海宁蛙厂等潮流元素引领了小城的“潮生活”。值得关注的是,投资120亿的“盐官潮乐之城”也实现试运营,游客络绎不绝,音乐水幕墙成“网红墙”,引得不少游客拍视频打卡。宝剑锋从磨砺出,盐官古城也入选省“十项重大工程”唯一文旅融合标志性项目,获评省千年古城复兴优秀试点。

拥抱上海,接轨杭州。展望未来,海宁将继续紧紧抓住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战略机遇,深化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交流,紧盯浙大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加强与上海临港集团合作,加快实施漕河泾海宁分区科技绿洲三期,导入上海优质资源,积极打造以“潮”为特色的文旅高地、杭州湾北翼的科创枢纽以及省数字经济的第三极,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大步迈进。

来源丨海宁市传媒中心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