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15位员工获评“潮乡特支人才”,海宁这家企业有培育“法宝”

发布时间:2025-03-30 09:07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焊接的时候要控制好焊接速度与焊接电流,这样产品质量才能过关。”在海宁红狮宝盛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一对工匠夫妻,他们不仅是同事眼中的“学霸伉俪”,更是大家口中的“技能达人夫妻”。丈夫吴式胜是车间生产主管,是浙江工匠、嘉兴良匠、长三角首席技术官,获评2023年“潮乡特支人才”I类人才。妻子雷燕红也毫不逊色,是嘉兴市技术操作能手、嘉兴青年工匠、海宁青年工匠。

△雷燕红、吴式胜

话不多,做事沉稳,是吴式胜带给人的第一印象。“我喜欢琢磨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也正是这份对技术的执着,让吴式胜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普通的车间生产焊接操作工成长为车间技术主管,每次参加技能大赛,吴式胜都会“泡”在车间反复练习。他主导的“机器换人”项目,将传统的手工焊接升级为机器人自动焊接,每年为公司提升焊接产值约500万元。他还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通过工装与数字工作站的联动,提升了公司年产能1000万元。雷燕红被吴式胜的不服输性格深深打动,在办公室待了半年后,她选择调整岗位来到焊接车间,跟随丈夫一起钻研技术。

夫妻俩都是红狮宝盛拥有十多年资历的老员工,业务水平都很出色。夫妻俩偶尔也会有分歧,但是会在互相切磋中共同进步,这样铆足干劲你追我赶的氛围也带动了身边同事。

“我能拥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待遇的提升。”吴式胜作为“潮乡特支人才”I类人才,他能享受与博士同等标准的人才待遇,可领50万元购房补贴,并在人才安居、子女就学、健康医疗等方面享有“绿色通道”。同时,公司也给予了他丰厚的福利待遇,能够让他全身心投入到一线技能工作中去。

红狮宝盛作为一家制造型企业,针对高精度、高复杂、高可靠性的航空制造行业特性,系统构建了技能人才培育体系。针对企业内部,红狮宝盛一直注重一线员工培养,全方位打通员工成才通道。

“我们在2014年建立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体系,2020年,公司成功申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每一个员工从最初的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能包技师到高级技师,都有评价标准。”海宁红狮宝盛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纪学志介绍,公司全面推行职位序列管理,设置了10个职级,每个职级又有15个档位,构建管理、技术、技能多层次员工发展路径,将员工职位职级与业绩贡献紧密挂钩,并动态管理,激励员工立足岗位成长成才。技能人才凭不同等级的证书,每年可享受1200至6400元的人才津贴,优秀人才还能获得公司股权。目前,公司80%管理层都是和吴式胜一样,从一线培养起来的。

此外,红狮宝盛还设立了多样化的绩效奖励,包括师带徒津贴、产品质量奖、满勤奖、安全奖、优秀员工奖等。特别是在师带徒津贴的激励下,公司的技能人才队伍逐渐稳定。比如,吴式胜每年为公司培养出12名拥有国际焊接资质证书的技术人才,6名焊接高级工,特种资格合格上岗率达到98%。

在外部人才引育方面,红狮宝盛敢闯敢为,推动“产、学、研、用”生态培养校企双轨制,与南京航空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高校共建推行双导师制培养。“今年,我们也引进了诸如哈工大等工程类、材料类专业对口的985、211高校毕业生,为公司智能制造注入‘新鲜血液’。”纪学志说道。

据了解,“潮乡特支人才”是海宁市首创的实用型人才评价体系,2014年率先在皮革行业开展试点,2015年正式出台了“潮乡特支人才”评价管理实施办法‌,截至目前,红狮宝盛共15位员工获评“潮乡特支人才”,涌现出浙江工匠2名、嘉兴良匠3名,海宁工匠2名、海宁技能带头人等一批高水平人才,还获评嘉兴技能大师工作室、海宁技能大师工作室、海宁技能赋能型企业等荣誉,一系列举措,让公司的技能人才培养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丨胡晓琳 沈名扬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