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圣欢家庭农场,杨程佳熟练地给鸡鸭喂食,检查果树的生长情况。五年前,她还是皮革城里光鲜亮丽的老板娘,如今却成了与土地打交道的农场主。“撑下来了,就还是觉得蛮值得的。”回望创业的经历,杨程佳这样说道。 
2017年,杨程佳支持丈夫陈佳力的想法,承包了100多亩土地,创办了圣欢家庭农场。“我们一开始是做皮草生意的,但我老公他不喜欢皮革城的生活,想要过田园生活。我们本身也是黄湾黄山村人,对这片土地熟悉,正好看到山脚下的这块地,就接手了。”杨程佳分享道。 
随后的五年里,杨程佳一边兼顾皮革城生意,一边经营农场,还要照顾两个孩子。面对皮革行业的下行趋势,她尝试过转型,走遍成都、重庆、哈尔滨等地开拓市场,甚至在2018年赶上了直播带货的风口。“那时候不懂,自己瞎弄弄,每天能卖掉两三件,但退货率很高。后来学习了直播,反季节卖皮草,最多一天卖了10件,还挺开心的。”然而,这些努力未能扭转皮草生意的颓势。2022年,杨程佳结束了皮革城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农场。“我老公比较不善言辞,这里也很需要我来做一些接客、宣传的活,想了想还是专心做农场吧。”杨程佳笑着对记者说道。她的丈夫陈佳力性格内向,更喜欢安静地种植饲养,而杨程佳则成了农场对外的“门面”,负责接待客人、宣传推广等事务。 
从皮革城到农场,不仅是经营场所的转变,更是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杨程佳坦言,最初很难适应这种转变。曾经穿着时尚皮草、在直播间侃侃而谈的她,如今要面对鸡鸭的叫声和泥土的气息。但她很快调整心态,“要干就要好好干”的信念支撑着她。 杨程佳回忆,刚开始做农场时没有经验,不懂种植技术,她和家人只能硬着头皮一步步摸索,还好有农民出身的舅舅、姑父帮忙。看着农场一天天好起来,来订鸡鸭、野饭的客人逐渐增多,杨程佳感到心中的火苗越烧越旺。 
然而,经营农场的过程充满挑战。一次台风让农场损失惨重,成熟的桃子被狂风打落在地,大棚也被吹毁。“那一刻真的心疼得说不出话。”她轻轻叹了口气,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桌角,仿佛在触摸那段艰难的岁月。去年夏天持续高温,农场没有灌溉渠,果树面临缺水危机。杨程佳的公公婆婆,用抽水泵一趟趟地引水浇灌,每天要花上四五个小时,浑身湿透才回家。“要不是有他们的帮忙都不知道怎么撑下去,那段日子真是太辛苦了。”她的眼神望向远处,仿佛还能看到那片差点被毁坏的田地。 每到收获季节,杨程佳看着满园的水果,仍旧忧心忡忡。“其实收获的时候看着好像大丰收,但想着把水果卖出去,也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只有在卖完之后才感觉终于歇一口气了。”她笑着说。 
如今,圣欢家庭农场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每到3月底开始进入旺季,不少公司团建、学校研学都会选择这里。“我们有很多老客户支持,基本都是客户介绍客户。三月烧野饭就多起来了,从5月份开始水果就可以来采摘了,枇杷,桃子,李子,杨梅,黄桃,火龙果,脆柿,桔子这些都有。”杨程佳说道,“现在大家买我们养的土鸡的比较多,每天下午我都要去市区给客户送货。” 
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发展,杨程佳也尝试进行网络宣传,“我现在也会做一些小红书、抖音、视频号这些引引流。”她笑着说。这些年,黄湾镇妇联也在积极助力像杨程佳一样的女性农创客成长,2023年,黄湾镇妇联打造巾帼队伍——“农创丽人”,聚集全镇女性农旅创业者、从业者,举办电商直播、视频制作等课程,促进巾帼创业抱团发展、共建共享、共创共赢。 回顾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收获,杨程佳最想感谢的是家人的支持。“家里人真的帮助了很多,父母帮忙带孩子,孩子们也很懂事地支持我们。有一次我们实在撑不下去了,两个小的却说他们长大了也要做这个农场的,不许我们转让。”说到这里,她的眼眶有些湿润。 “做农场肯定是很辛苦的,一路走来也经历了很多事情,但好在我们一家人都在这里齐心协力。走这条路的时候非常艰辛,走到头的时候就会说,哎,还可以,还是值得的!”杨程佳嘴角漾开一抹笑意,眼角的细纹里盛满了夕阳的暖光。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顾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