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海宁市周王庙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25-04-10 16:30 信息来源:海宁市委编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单位名称海宁市周王庙镇中心小学法定代表人许桂华
住所  浙江省海宁市周王庙镇桑潭路42号
开办资金(万元)481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445.30期末数(万元)413.88
宗旨和业务范围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48147110034XU举办单位海宁市教育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海宁市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积极执行学校章程,加强章程宣传与教育,制定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定期评估修订章程,分析成效并反馈。2.开展的业务活动(1)锚定政治航向,厚植廉政沃土坚持党建引领,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第一议题学习,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及总结工作,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在教师队伍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班子成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争先创优,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努力践行三严三实,以德垂范,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真正做到勤政廉政。深化“蚕品师韵”清廉品牌,完善机制、创新方法,将“蚕品师韵”清廉品牌融入师德师风建设中,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工会活动中,与东方学院开展党建合作共建,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学习,讲好清廉故事,传播清廉理念。支部的党建品牌“桑梓守望”在读嘉、文明海宁、海宁教育公众号上发布。(2)秉持德育固本,深筑思想藩篱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主导学校德育工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认真开展万名学生下社区进村落活动,切实抓好围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的德育活动,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奋进、和谐的校园环境。积极组织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比赛活动,如经典诵读、宪法宣讲、征文比赛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承办了海宁市第88期长者会客厅,深化家乡名人文化传承和弘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精心策划“和美六节”(研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生活节),多渠道助力,让学生在真实多样的场景中修炼“和美”之心,将学校特色有力彰显,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竹编工坊》获海宁市精品课程,《庙娃研学之旅》荣获二等奖。(3)擎举质量火炬,精塑综合素养学校坚持把教学质量视为生命线,构建了“和美三心”课程体系,打造“和美三真”课堂教学模式,完善了“和美蚕娃”评价体系。将学能提升贯穿于教学与管理的过程之中,在充分研究学生、把握课标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制定好教学计划,重视备课质量、重视课堂效率、重视作业分层。采用听、查、看、问的方式对每位老师的教学状况、教学常规进行检查,平时要求学科教师认真做好单元检查工作,针对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行查漏补缺,做好提优补差工作。(4)淬炼师资精锐,勇攀教学高峰学校秉持教育家精神引领师资队伍建设之旨,锚定“和美教师”培育目标,精心擘画实施路径。组织“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好教师”师德培训,举办“和美班主任”表彰活动,宣扬优秀教师典范事迹。巧借“三期”赋能,开展“在场式”抱团研修,力促教师团结共生、联动共进,深化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组织全体教师赴杭州养正小学观摩,行政团队赴上海尚鸿小学取经,选派骨干语文教师参加全省阅读教学培训等。借“三式”研修,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武、读书分享、教学设计评比、命题比赛等,助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组织承办了嘉兴市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项课题成果获嘉兴市三等奖,荣获海宁市优秀教育科研基地评选良好学校。(5)夯实后勤壁垒,共建平安校园学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明确和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领导责任制,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制,实行责任追究制。定期召开安全工作研判会,邀请镇派出所、消防中队等来校宣传教育。先后开展了交通安全、法制宣传、防溺水、防灾减灾、防电信(网络)诈骗、禁毒、消防安全、传染病防治等活动,利用红领巾广播、宣传橱窗、宣传资料和图片展等途径,做好师生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等。规范食堂管理,严格执行膳食提升各项要求,保证师生的饮食健康并努力提升口味。规范后勤管理,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把“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做到实处,保障安全经费的落实与支出,尽最大努力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备。(6)深挖学校文脉,匠筑品质学校学校进一步提炼了“和美教育”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继续完善学校顶层架构,深挖“蚕”文化内涵,开辟校园文化空间,完善了与学校办学理念相契合的校标、校歌等视听标识,编写了校刊《桑梓和苑》2期,凝聚了广大师生的价值追求和共同愿景。2024年,对学校食堂屋顶、消毒房、操场进行了改造维修,上半年完成了学校门头的改造和传达室外立面的改造,教学楼底楼大厅改造了学生成长展示墙和教师风彩墙,蚕娃劳动实践基地进一步开拓建设等,学校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校园品质得到提升。3.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年度招生情况。2024年共招生928人。(2)获奖情况。海宁市2024年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一等奖,海宁市第五届小学生英语舞台剧一等奖,海宁市2024年美术素养抽测一等奖,海宁市第一届科学项目化展评一等奖。(3)教学科研成果。搭建载体,铺筑科研成长幸福路。创设科研氛围,为教师提供研究的平台,2024年论文在市级及以上获奖发表34人次,其中省级获奖5人次,实现了突破。学校6项海宁市级及以上课题结题,新立项课题7项,其中嘉兴市级2项,5项课题成果获奖,其中1项成果获嘉兴市三等奖。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新居民子女较多,家校协作得不到很好地发展。2.教育资源软硬件缺乏。3.学校特色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受到硬件设施的影响,需要相关的配套设施。4.学校师资力量不够平衡,学科之间也存在一定差距,影响学校五育并举的发展。
四、下一步打算1.加强思政学习,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党建品牌,打造党建特色;共建党政团队,凸显红色引领。2.加强重点区域安全防控,加强校园疾病预防和监测,营造绿色健康安全校园氛围。3.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名优骨干引领。4.积极实施“双减”,落实五育并举。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感恩教育;坚持深化课改,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体育与艺术教育;深入推进劳动教育。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