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海宁市建筑业管理服务中心(海宁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10 16:30 信息来源:海宁市委编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单位名称海宁市建筑业管理服务中心(海宁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吴寅佳
住所  浙江省海宁市海州路89号建设大楼南楼
开办资金(万元)62.89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62.17期末数(万元)62.89
宗旨和业务范围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嘉兴市、海宁市有关建筑业(含勘察设计)、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承担建筑业改革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以及建筑市场监管、建筑业技术、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政策研究工作,并参与组织起草和指导实施;承担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和管理的技术服务工作;承担建设工程(含消防)质量安全指导与技术服务工作;承担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备案抽查的技术性工作;承担建筑科技及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的推广应用的技术服务工作;承担建设工程造价的技术服务工作;参与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救援和调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481069209435U举办单位海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一)建筑业经济指标、企业发展情况全年完成施工总产值320.24亿元,同比-18.6%。全市签订的合同总额为460.3亿元,其中新签合同额为243.4亿元。全年新引进建筑服务业企业5家,培育规上企业1家。2024年,鸿翔建设集团顺利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认定,嘉业卓众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2024年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二)建筑领域双碳工作情况全年实施装配式建筑面积170.51万平方米。我市建筑双碳一类目标任务均提前超额完成。推动装配化装修试点项目2个,落实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4万平方米,其中,海宁市学林街光伏停车楼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度省建筑领域碳达峰工作案例。浙江鸿翔建设集团入选第一批浙江省智能制造试点企业。省二星级绿色生态城区已纳入省住建厅创建清单。我市连续三年获评省建筑领域碳达峰工作考核优秀县市,系嘉兴唯一。(三)“特色”工地创建情况全年新增“红色工地”61个,共有工地党员265名;新增“清廉工地”样板工程15个,累计创建“清廉工地”项目47个。共13个“枫桥式”工地项目和5个典型工作案例完成评审并予公布。市建管中心被评为海宁市二星级清廉站所。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严抓市场行为,强化监管与服务指导。制定《2024年度海宁市建筑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重点对建设单位违法发包、肢解发包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查严惩。全年共抽查项目73个,开具责令整改通知书18份,约谈相关负责人12人次。开展线上实名制落实情况检查,开具整改通知书41份,实施信用惩戒16起;协同人社局开展建设工程领域欠薪根治行动,共检查项目84个,开具整改通知书18份,实施信用惩戒10起。(二)实抓项目推进,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在嘉兴地区率先推广“浙砼管”海宁应用场景,自应用推广以来,供应海宁混凝土的本地8家企业及市外16家企业工控机数据均已接入“浙砼管”应用场景,共220个在建项目完成绑定。2024年共组织勘察设计质量检查项目24个,混凝土企业专项检查3次,混凝土出厂质量抽查41次,混凝土现场实体抽测项目236个,钢筋原材料等抽测517组。强化检测机构管理,共开展现场检测活动检查82次,涉及桩基检测37个项目,实体检测复测及扩大检测45次。全年斩获“南湖杯”优质工程奖22项,获推“钱江杯”优质工程奖8项,总量居嘉兴第一。(三)狠抓安全生产,筑牢建筑行业红色防线。以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到岗履职、隐患排查整治、危险作业过程管理、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人员教育培训交底等五方面为重点,持续开展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范工作。全年共检查项目898个,发现问题隐患3946个,责令停工整改项目45个,公布3批次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反面典型案例16起,对4个项目的6家责任主体单位进行警示约谈,因安全生产相关原因处罚案件172起,罚金178万元。全年获评海宁市优良工地67个,嘉兴市级优良工地42个,获推省级优良工地21个。(四)稳抓教育培训,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围绕三支队伍建设,着力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与能力。重点对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开展提质培训,对项目安全员、班组长开展增效培训,对一线作业人员开展优化集训。全年共开展专场培训20余场次,参训人数达4000余人次,制定发放《动火作业管理》、《高处作业吊篮管理》、《有限空间作业管理》指导手册2000余份。(五)善抓服务群众,统筹推进旧房装修厨卫改造工作。牵头我市旧房装修、厨卫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购置补贴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发放《补贴实施细则》、《服务指南》、《问答手册》等,制定相关审核流程、标准对各镇(街)开展初审培训,组建答疑群对初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答疑。截至12月31日,完成装修备案3663户,完成初审及复审2400份,入户检查509户,兑付1244户,金额2154.62万元,高效完成2024年分配任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建筑业提质后劲不足因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劳动力成本上涨,新建项目特别是产业项目少、实际开工项目少,产业链上游投资增长乏力,房地产促稳健康发展政策和红利尚未充分量化,优胜劣汰进程进一步加速,建筑业产值增速明显降档。此外,周边区、市均在维护当地企业市场占有率,市场在一定程度仍有壁垒,企业“走出去”发展难。(二)双碳指标推动压力大受房产、经济形势双重影响,我市商品住宅土地出让数量骤减,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压缩,公共建筑受成本影响,高星级、超低、近零等指标实施阻力大,民间投资项目屈指可数,双碳指标实施意愿不强。且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须达到20%节能率的要求,该指标完成难度大。
四、下一步打算(一)指导与服务并行,助推企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目标:2025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力争完成300亿元,完成双碳工作一类目标考核任务,计划于近3年内培育1家建筑业企业晋升建筑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2家企业晋升总承包一级企业,3家监理企业晋升监理甲级资质。(二)现场与市场联动,一体推进安全责任落实和市场秩序整顿。目标:2025年争创“南湖杯”优质工程奖8项,“钱江杯”优质工程奖3项;争创嘉兴市级标化工地32个,省级标化工地13个。(三)党建与业务融合,提升“三支队伍”建设实效。目标:2025年力争创建海宁市级红色工地50个,嘉兴市级红色工地30个;开展建筑行业各类人员培训不少于2000人次。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