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海宁市徐邦达艺术馆 | 法定代表人 | 孙艋 |
住所 | 浙江省海宁市紫薇山南麓建设桥堍 |
开办资金(万元) | 74.2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68.89 | 期末数(万元) | 81.09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宣传研究徐邦达先生艺术成就,开展名人藏品的征集与管理,举办公益艺术展览和文艺活动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4817570733676 | 举办单位 | 海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海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强化思想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文化阵地今年,我馆工作人员在市文联的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要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团结引领,聚焦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放大文化优势,肩负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工作中,推动新时代海宁文艺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纪委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的党风廉政教育,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并做好廉政档案工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做到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时刻保持清正廉明的责任意识,廉洁办公,勤政于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二、优化工作机制,夯实团队凝聚力我馆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努力提升单位管理水平。今年按照计划和时间节点完成库房恒温恒湿系统安装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并按要求对系统进行定期检查。此次库房提升为馆藏文物保存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完善库房盘点制度,通过整体盘点和抽检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库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工作人员定期巡查库房内外环境与技防设施,保障馆藏文物的安全。加强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自我管理,不断完善安全工作制度。为确保馆内消防安全工作有效实施,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我馆工作人员定期对馆内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行;日常对重点区域进行不定期抽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此外,定期组织馆内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不断学习演练,提高馆内员工对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与此同时,我馆上下凝心聚力,不断加强团队建设。我馆工作人员坚持文艺队伍冲一线,主动作为,参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彰显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严格按照部署,有力有序落实各项任务,配合上级做好垃圾分类、勤俭路巡路、结对帮扶、新春送福志愿服务等工作,不断夯实团队凝聚力。三、深化文化建设,多角度推动文艺繁荣今年我馆积极开展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共举办展览活动十次,学术讲座一次。其中“道业斯融——君匋艺术院在岗工作人员书画印联展”,加强海宁桐乡两地专业院馆之间的合作。“浙山·蜀水--中国画作品展”,有浙江、四川两省中国画名家的作品共同展出,推动了两地艺术交流。举办“芳草自远——当代名家书徐邦达诗词作品展”,让群众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徐邦达先生作为鉴定家、书画家乃至学者之外的诗人魅力,进一步推动书画艺术和诗词的传承与发展。为发挥场馆文化交流阵地的功能,举办“海宁市青少年宫专业教书作品展”,通过展览加强了艺术和教学的交流与融合,搭建了嘉兴地区校外教育和艺术界交流的平台。依托民间藏家广泛征集,举办“秋水长天·吴藕汀书画作品集珍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画家、词坛名宿吴藕汀先生的艺术成就,感受他画中所含的深厚底蕴。举办“‘运河风情·魅力嘉禾’嘉兴大运河主题美术作品展”用画笔展现运河两岸古往今来的多彩面貌,感受运河千年文脉,为传承嘉兴运河文化贡献艺术力量。为庆祝建国75周年,特举办“太华红旭——徐邦达书画集珍展”,展览精心挑选了徐邦达先生的部分佳作,旨在通过他的作品,向广大观众展示中华文化的瑰丽与多彩。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徐邦达先生的高超技艺和深厚学养,更传递了他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和对艺术的无限热爱。为推动青少年美育发展,发掘培养传统绘画人才,举办“笔墨创想--海宁市中小学中国画作品展”,通过中国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培养和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创新思维与艺术表现力。用作品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展现新时代青少年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才华。参与举办“第三届书籍装帧艺术展览(昆虫之书专题研究展)”,展览通过书籍艺术的表现形式,从独特的视角,引导观众对昆虫进行了全新认识,唤醒人们对微观生态的敬畏与热爱。此外,我们邀请浙江画院副院长余宏达开展了《中国人物画用线的流变》艺术讲座,该讲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期间还进行了写生教学,形式丰富,受到业内一致好评,此次活动不仅提供了一个艺术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更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起到助推作用。同时,我馆重视对接社会资源,积极拓展交流渠道,上半年接待浙江省工商大学书画社一行并进行交流座谈,增进两地文化理解,为进一步共建合作打下基础。5月份,我馆积极参加在杭州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古书画鉴定与鉴藏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以徐邦达先生的古书画研究为中心,深入研究徐邦达先生的鉴定著作研究方法,该会议加强了我馆与故宫博物院、中国美院古书画鉴定中心以及国内各大博物馆专家的交流,为名推进人文化研究和艺术馆平台的拓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月,徐邦达先生家属一行4人来馆参观,并作了深入交流,加强了我馆作为名人场馆与家属间的联络和互动,增进了对徐邦达先生更多的了解,有助于相关资料的深入挖掘和整理。12月,杭州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师生一行7人来我馆参观学习,深入了解徐邦达先生的生平事迹,为进一步文化合作打下基础,促进两地馆校交流。同月,我馆走进海宁一中新疆部举办徐邦达生平业绩展,为新疆学子解读海宁名人,以文化为抓手,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民族情感与团结。我馆专技人员在注重自身综合素养提升的基础上,不断磨砺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会观察,重实践,积极创作。孙艋绘画作品参加省市级展览7次。朱昌元创作的诗词文章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共计17篇。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我们将继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全力以赴,积极投身于文艺创作,为推动海宁文艺繁荣添砖加瓦。四、聚焦亲民惠民,细化公共文化服务我馆始终秉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细化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路线图,积极打造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徐邦达艺术馆作为海宁市级社科普及基地,积极配合市社科联主办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此次活动将文化与时尚相结合,增加了趣味性,激活了大众参与度,把接待模式从被动等上门变成主动迎上门。也提升社科普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更多市民了解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感受独具特色的海宁文化,满足市民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4月份接待实验幼儿园师生60余人参观,我馆工作人员为师生讲解徐邦达生平业绩展,同时导览中国画展,为普及海宁名人文化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挥积极作用。7月,6名南苑高中学生来我馆暑期社会实践,此次实践让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对徐邦达先生艺术生平的资料研究、暑期少儿美术策划与实践、文学期刊的编辑和中国绘画大系的目录整理等内容,丰富暑期生活,接受文化熏陶,强化职业体验。此外,我馆还组织专技人员进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如“心远镜高--儿童绘画兴趣班”“炎炎盛夏,甜甜吃瓜”等暑期公益课堂,丰富社区青少年的课余时间,让青少年感受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未来,我馆将利用本馆优势,顺应时代潮流,继续开展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为居民提供更多元化、更高质量的服务。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创新的举措较少,展陈内容不够丰富与出彩。 |
四、下一步打算 | 为进一步提升单位管理水平,我们将在科学完善各项制度方面下功夫,明确各部门及个人的岗位职责,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有序进行。增强制度的执行力,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我们将定期开展廉政教育活动,进行自检自查,识别并防范廉政风险。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签订党风廉政承诺书,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完善消防设施,确保设备完好有效。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制定科学合理的消防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并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升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我们紧密结合时代背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结合场馆的专业特色,我们将继续举办海宁名人墨迹展和清代名家扇面展,拟邀请业内专家开展鉴赏类讲座,为市民提供欣赏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为进一步加强校地共建,激发青年对艺术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此外,我们将持续发挥场馆文化交流阵地的功能,计划举办海宁籍书法名家工作室成果汇报展、硖石记忆——诸有能油画展,展示海宁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我们还将策划以“海宁市美协年展”为主题的美术交流活动,展示海宁美术家们的创作成果,宣传海宁市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提升海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徐邦达艺术馆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从多角度、多形式、多群体出发,为基层、学校、社区等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资源,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专技人员积极开展举办各种形式的公益文化活动,如展览、讲座、培训等,覆盖不同年龄层和兴趣爱好的人群,确保文化资源的广泛传播和普及。 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市民。继续深化与学校的共建合作,共同推进“三馆联动”项目,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我们将持续深入挖掘名人文化资源,特别是徐邦达先生的有关资料和文献。通过整理和研究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我们将更好地展现徐邦达先生的艺术成就和人生经历,助推海宁名人文化研究。继续做好馆刊《心远》的编辑出版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海宁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同时,我们将鼓励专技人员深入生活,积极投身创作,展示海宁文艺新气象。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