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海宁市海昌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2025-04-10 16:31 信息来源:海宁市委编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单位名称海宁市海昌初级中学法定代表人陈振锋
住所  浙江省海宁市由拳路90号
开办资金(万元)1500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14766.72期末数(万元)14702.78
宗旨和业务范围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481MB1L225266举办单位海宁市教育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海宁市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执行本单位章程情况我校始终高度重视章程的贯彻落实,将其作为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的重要抓手。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全体师生深入学习章程内容,确保每位师生都能准确理解和掌握章程的核心要求。在日常管理中,学校严格按照章程规定,规范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各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学校定期开展章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章程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通过章程的贯彻执行,学校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师生的法治意识和纪律观念显著增强,校园秩序更加和谐有序,为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开展的主要工作(一)深化党建引领,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教育工作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党总支的带头作用,完善党总支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学校工作领导体制。提升中层队伍的业务能力,强调要做风清气正的维护者、做大气包容的践行者、做敬业奉献的表率者、做勤于反思的服务者。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各类活动中积极争先创优,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提升专业素养与能力,以优秀年级组评比培育团队凝聚力,以学科种子团研讨提升名优骨干教师的教学力与科研力,以星级班主任建设强化队伍影响力。(二)打造校园文化,凸显办学特色学校以“融心教育”为办学特色,确立发展愿景,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资源源源不断地引入学校。本年度将学校办学理念调整为“融学润心”,融通学习启智慧、滋润心灵育美德,校风为“励志励行向新向真”,教风为“用心用情善教善育”,学风为“日学日新自省自强”。另外完成了海初赋与校歌《融心好少年》的作词作曲。寻找教师们的共同期待,以“传承”寻根,合理看待过去,把点滴的观念、信念汇聚在一起。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制度,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力,以“纳新”聚魂,积极看待当下,寻找到文化汇聚的相同方向,以“期待”布道,健全师生评价机制,增强师生的责任感,明晰走向未来。学校以相关的课程体系充实校园文化,向全体师生提出做人、做事的要求。制定制度引领学校组织发展的力量。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教学文化、学生学习文化、学校管理文化、学校育人文化。(三)夯实德育基础,推进三全育人重视习惯养成教育,提升文明素养。认真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和《浙江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学生熟知生活和学习中的基本行为规范,提炼海昌初中的应知应会知识。挖掘名人文化、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内涵,融入政治教育、地方教育课程,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三优秀口号,打造学校处处都是育人阵地的良好环境。立足根本任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着重打好思想基础。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加强学科融合,深度挖掘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激发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认同。(四)推进合作办学,提高育人质量2024年,学校与浙师大持续合作办学,实施浙师大-海昌初中精准提质项目,通过“高校助推”模式,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会牢牢把握合作契机,进一步强化责任和使命意识,实现“提质强校”目标,推动城北教育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八年级提优工作扎实开展,在海宁市提优测试中获得第5名,下半年与九年级师生稳步推进精准提质项目,关注九年级学生学习目标意识,营造毕业班文化氛围,注重变化与进步、加强临界生面谈面批,谈心谈话,以标准化周练为抓手,加强备课组合作、提振师生信心。3.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学校有序发展2024年,我校九年级毕业学生人数428人,招收七年级新生人数595人。(二)学科竞赛频频获奖这一年我校获得嘉兴市青少年计算机现场赛团体二等奖、海宁一等奖,获得嘉兴市综合实践现场展示二等奖、海宁一等奖,获得海宁市艺术节器乐合奏比赛金奖,获得海宁市田径运动会总分一等奖、篮球赛男子组第五名、足球赛女子组第六名、排球赛男子组第五名、女子组第二名。有256人次学生获得海宁市及以上奖项,其中一位学生获得全国青少年书画创作大赛一等奖。(三)教学科研成果丰硕一年来,浙江省教研课题立项1个,嘉兴市级课题立项4个,学校主导性课题成果获得嘉兴市二等奖。学校课程实施方案获得海宁市一等奖,校本培训考核获A等。我校代表海宁参加嘉兴市初中段校本研修成果现场展示活动,获得好评。(四)队伍建设成绩喜人两位教师的课被评为浙江省基础教育精品课,一位教师获得嘉兴市守望杯一等奖。一年中教师开设海宁市及以上公开课72节,有137人次教师在海宁市及以上各类教学比武中获奖。1人获评海宁市学科带头人,3人获评海宁市优秀骨干教师。(五)学校创建成果丰硕学校先后获得嘉兴市家长学校实验校、嘉兴市首批家校社协同育人实验校、嘉兴市示范性“学生满意食堂”、嘉兴市示范性“创新实验室”、海宁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点学校、海宁市首批“品质校园”达标校等荣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目前,我校的教学成绩离老百姓的期盼、领导的期待还有一定的距离。(二)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加强。因学校处于海宁的城郊结合部,学生家庭情况较为复杂,很多学生是外来务工家庭,父母忙于工作或教育水平有限,无法给予学生足够的引导和规范。
四、下一步打算新的一年,学校将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持以“融心教育”为办学特色,奉行“传承纳新、心向未来”的办学理念,坚持“海纳百川,谋先事昌”校训,努力“培养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分享展示等,增强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把学校建设成一所“让师生留恋的学校”。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