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海宁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海宁市移民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杜云峰 |
住所 | 浙江省海宁市南苑路358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15.00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5 | 期末数(万元) | 1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社会组织培育孵化、能力建设、评估指导、合作交流等相关服务工作;承担慈善事业项目推进、指导培训、品牌创建等具体工作;承担移民安置和扶持等有关指导和服务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4815835984108 | 举办单位 | 海宁市民政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海宁市民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重构社会组织监管体系。创新印发《关于加强党建引领进一步理理顺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进一步理清社会组织管理部门监管职责,有效扭转了“不想管、不愿管、不敢管”问题。依法推进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行动,全年指导注销“僵尸型”社会组织63家,另有14家恢复活力实现销号,社会组织存量结构更加合理。加强社会组织队伍建设,严格执行社会组织负责人人选审核,全年审核230余人,其中3名不适宜人选被调整。2.提升社会组织服务效能。优化社会组织审批服务,3个事项列入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5个事项列入清理规范事项、2个事项列入审批机关委托中介服务事项。投入300多万元用于公益创投,引导社会组织多领域参与社会治理,“西山经验”在海宁全域推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成国批示推广“西山经验”,带动形成了“1768”(一起聊吧)等系列品牌。积极指导皮革、家纺等协会发挥行业引领作用,海宁家纺行业协会助推“马面裙”火爆出圈,海宁家纺“国潮风”吹遍全国。3.优化慈善事业发展体系。印发《海宁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迭代更新慈善事业发展举措。出台《海宁市镇(街道)社区发展基金会运行管理办法》,理顺社区发展基金会与慈善总会合作关系。举办第九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实施海宁慈善榜发布等“九个一”系列活动。启动海宁慈善基地(潮善之家)建设,已完成选址和设计,累计建成13个慈善服务平台。开展慈善组织信息公开专项检查,规范慈善组织发展。持续推进阳光慈善工程,实施潮善之声政策宣讲,普及慈善法律意识。4.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家社会组织获评全省清廉社会组织百家范例,3家社会组织获评嘉兴市清廉社会组织建设示范观察点。新增2名省级领军人物,5名青年骨干入选嘉兴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指导慈善总会分支机构建设,成立12个慈善分会。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社会组织方面,品牌建设还不够突出,可看可学的点位不多;2.慈善工作方面,慈善队伍建设比较薄弱,受经济环境影响,慈善募捐难度进一步增大;3.其他方面,机构改革后,社会工作站等基层服务平台还需要进一步理顺。 |
四、下一步打算 | 1.促竞争,打造社会组织示范品牌。贯彻落实民政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市场监管总局、全国工商联《关于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实施慈善组织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一手抓积极引导发展,一手抓严格依法管理。推动社会组织品牌化建设,进一步发挥业务主管部门牵头作用,引导社会组织聚焦主业,通过晾晒成绩、交叉检查等形式,形成“一部门一示范品牌”格局。2.重管理,实施慈善事业攻坚行动。一是严格实施慈善组织风险隐患排查行动,动态监测慈善组织信息公开情况,依法从严处置相关问题。二是深入开展慈善服务平台建设行动,高质量运行好海宁市慈善基地,新增不少于20个慈善服务平台。三是创新实施潮城善才培育行动,培养一批慈善领军人才。3.提效能,优化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根据上级民政部门要求,推进民政服务站建设,结合我市实际,梳理明确民政服务站职能定位、人员配置、服务事项、资金补助、评价标准。以民政服务站为基础,开展镇(街道)民政服务人员综合业务培训和知识竞赛,提升基层民政服务人员业务能力。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07月23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2024年07月29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换领。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