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海宁市第一中学

发布时间:2025-04-10 16:31 信息来源:海宁市委编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单位名称海宁市第一中学法定代表人费芳芳
住所  浙江省海宁市海洲街道水月亭西路562号
开办资金(万元)1158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1510期末数(万元)1191
宗旨和业务范围实施高中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48147110157XH举办单位海宁市教育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海宁市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学校通过教代会讨论、投票的方式形成了学校章程,依托教职工大会、年级教师会议、微信公众平台等向全校师生及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学校的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办法、教职工与学生应当遵循的校内规范等均在学校章程中有据可依。(二)开展的主要工作1.党建领航,始终把牢政治方向,答好“思想卷”2024年,学校党委继续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切实融入学校治理的各个环节,推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建设“红五心”党建品牌,加强年级党支部建设,完善“骨干教师优秀党员双培养”机制,夯实党建基础。2.队伍建设,始终筑牢发展根基,答好“师资卷”(1)教师梯队培养。在“青年教师五年素质提升工程”“骨干教师‘齿轮’联动工程”“名优教师专项研究团队”的成果上,2024年,学校以“基于名师工作坊的教师校本研修模式建构”为校本研修主题开展团队研修,获评海宁市校本培训项目A档。(2)班主任团队培养。各年级始终坚持班主任例会制度,把抓班级管理作为德育工作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让班主任队伍综合能力显著提升,成为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强大力量。5月份顺利召开第17届班主任节,表彰海宁市四星级、三星级班主任,为班主任工作满十年仍在任的班主任老师颁发纪念品。(3)青年干部专班培养。2024年,学校对12名青干班成员加大培养力度,推行跟岗培养模式,对接学校10个处室部门,部分学员多岗位锻炼。经选拔,青干班1名成员加入中层队伍,4名成员提拔为干事,深入跟岗锻炼。3.教育科研,始终围绕教学中心,答好“质量卷”(1)向年级管理要成绩。年级管委会精细化管理,在深化中寻找新的增长点。临界生辅导精细化,不断筛选临界生名单,调整临界生辅导方式;成绩分析精细化,通过横纵分析、临界生单独分析、成长导师面对面分析等进一步深挖知识漏洞,一对一传授解题技巧;弃考生管理精细化,为每位考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菜单,找准增分点,推动落实目标任务。(2)向教学研究要成绩。2024年,学校融合“校本研修”和“名师工作坊”工作,实行“研教一体”,研课在先,教学在后,突出“为教而研”“以研而教”;名优骨干教师引领,全体教师参与,突出“同阶互助”“资源共生”;集体备课,六备三统,个人细备,自主创生,突出“发挥群体”“发扬个性”。(3)向学科建设要成绩。2024年,学校以教研展示周为载体探索“核心素养落地”的教与学方式,开展了课例推广、说课比赛系列活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体艺学科组围绕“核心素养落地”的主题,推出了有思考、有探索、有亮点的优质课堂,立足“双新”背景下课堂教学方式转变,推进育人方式变革,提升课堂教学效率。4.五育活动,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答好“育人卷”(1)聚焦思政育人,打好正能量精神底色。学校逐步完善思政一体化育人机制,以思政课建设、中学生党团校建设、“八礼四仪”教育、法治教育等工作为抓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不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2)聚焦活动育人,激活“第二课堂”磁场。学校始终坚持五育融合,认真举办体育节(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充分挖掘节日纪念活动、仪式活动、团建活动等德育元素。(3)聚焦协同育人,丰富家校社共育载体。学校坚持“家校社”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在强化班级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和多维度评价等常规德育抓手的同时,更多关注“心困生”和“学困生”。(三)取得的主要效益1.年度招生、毕业生情况:截止2024年底,我校共有48个班级,在校学生2255人。本年度招收高一新生800人,高三毕业学生718人。2.师生获奖情况:2024年度,我校有1名教师被评为海宁市教学业绩突出能手,1名教师被评为海宁市名师,1名教师被评为四星级班主任,2名教师被评为三星级班主任,2名教师获评海宁市家庭教育指导先进个人,2名教师获评海宁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3名教师获评海宁市领潮班主任,3名教师获评海宁市领潮导师,另有15人次的老师在海宁市各类班主任技能比赛中获奖。还有5人次的学生在海宁市平安少年说•“懂宪法”征文比赛中获奖,1人次的学生在海宁市平安少年说•“讲宪法”演讲比赛中获奖,7人次的学生在2024年海宁市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竞赛中获奖。3.教学科研成果:2024年度,教师论文省级发表11篇,浙江省获奖8篇,嘉兴市获奖56篇,海宁市获奖48篇。各类课题获奖15项,其中嘉兴市级4项,海宁市级11项。课题立项16项,其中省级1项,嘉兴市级4项,海宁市级11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德育特色不足劳动教育不够创新,教育教学与实践还不够紧密;家校联系还需加强,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教育缺少方法。高中三年德育的主题化和特色不够明显。(二)教师结构性短缺高中选科的不确定性,导致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近几年由于文科类学生较多,政治、历史、地理学科短缺尤为严重。(三)办学条件简陋校舍老旧,外墙斑驳,学生住宿条件较差,学生寝室未能完全进行改造,校史馆无资金建设,食堂设施设备陈旧。
四、下一步打算(一)以德育品牌建设为主题,以“一体两翼”团工作建设为抓手,统筹高中三年德育主题活动,将高中德育工作体系化,建设成为高品质德育示范学校。(二)深入优化学校课程设置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完善学校课程设置方案,优化选课方案,合理规划高中三年的课时安排,在前期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整体优化设计,多角度探索师资稳定办法,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三)陆续更新校园硬件设施和育人环境,满足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寝室能够持续性分批完成改建,让各年级住校生无差别对待;食堂一楼暑期已经在改造,二楼期待明年也能进行改造,避免安全问题。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1.绩效和受奖惩情况:(1)2024年6月获得由海宁市教育局党委授予的“海宁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2)2024年9月获得由中国教育工会海宁市委员会授予的“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测试竞赛普高综合团体A等学校”。(3)2024年12月获得由海宁市教育局授予的“发展性评价考核优秀学校”。2.2024年无涉及诉讼事项。3.2024年无接到社会投诉。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