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海宁市高新技术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5-04-10 16:31 信息来源:海宁市委编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单位名称海宁市高新技术研究院法定代表人田云鹏
住所  浙江省海宁市长安镇仰山路778号(杭州湾智慧医疗产业园16幢101室)
开办资金(万元)5792经费来源经费自筹
年初数(万元)1134.54期末数(万元)5791.72
宗旨和业务范围整合科研院所和产业资源,推动海宁生命健康、泛半导体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科研院所及海宁企业的成果转化,承担研究院经费、资产及日常运行管理,承担科研成果推广及加速产业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481MB1L62800H举办单位海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高研院旨在着力组建一支覆盖先进光学智造、生物试剂研发、先进仪器设计制造等领域专家为骨干的高层次人才队伍,经过两年持续的团队优化与队伍打磨,完成了较为完善队伍建设。秉承着“专业、创新、团队、责任”的企业文化理念与核心价值观,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坚持精耕细作,将管理行为和方式不断优化,以达到一流的团队发展要求。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团队建设高研院旨在着力组建一支覆盖先进光学智造、生物试剂研发、先进仪器设计制造等领域专家为骨干的高层次人才队伍,经过两年持续的团队优化与队伍打磨,完成了较为完善队伍建设。秉承着“专业、创新、团队、责任”的企业文化理念与核心价值观,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坚持精耕细作,将管理行为和方式不断优化,以达到一流的团队发展要求。截止至24年底,现有1名国家级人才领衔,申报2名省级人才,落地1名省级人才。作为初创团队,公司成员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快速适应其岗位角色,不畏辛苦、不怕困难,兢兢业业、积极学习、充分交流,以公司的发展目标为己任,在各自领域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二)科研平台建设1、先进光学制造与应用中心:先进光学制造与应用中心下设先进光学加工技术研究室、光学精密检测技术研究室、光学薄膜技术研究室。中心以应用为先导,深化超精密加工和检测技术研究及技术前沿探索,致力于在高端光学系统设计、检测和制造等方面成为高水平研究基地。构建基于先进光学系统设计技术、脆性材料快速铣磨技术、金属基光学快速制造技术、高效抛光、检测技术以及高精度光学元件镀膜技术的光学制造技术研究平台,突破高精度、高效率光学制造的瓶颈技术,一定程度提升国内光学制造相关领域技术水平。目前中心已具备提供先进光学系统光学设计、高精度光学元件及系统加工、高端光学元件及装备测试、光学元件功能薄膜镀制的技术服务能力。本年度成功完成了中山大学某800mm口径近红外天文望远镜项目主、次、三镜的光学制造并准时交付;成功独立研制并交付了多套中电三十四所星载和机载激光扩束装置,承担了中科院安光所40mm口径金属基非球面反射镜、北京微纳星空碳化硅反射镜等多项加工任务。2、先进技术研发中心:先进技术研发中心下设单细胞多组学部、微纳技术研发部、创新科技仪器制造部。中心以前沿光学技术为基础,布局微纳技术研发、生物试剂研发、单细胞多组学研发、先进装备设计与制造等方向,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先导性技术和产品开发,构建仪器设备、生物制剂和应用开发于一体的完整研发体系,为生物制品、制药检测、精准医疗、泛半导体等领域提供创新工具与服务,实现集研发能力、资源能力、创新能力的复合功能创新中心。目前中心已具备为精准医学、制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提供光学设计与开发、微纳设计与加工、科学仪器设计与制造、单细胞表型检测与分选及多组学技术开发等服务能力。以技术转化为立足点,致力于为肿瘤筛查、病原菌及药敏检测、药物筛选、生物合成等医学及工业领域带来技术突破。本年度已经与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浙江大学、浙江农林、中科院安徽光机所、西湖大学等多家知名院所接触并建立起了持续的合作关系。本年度先进技术研发中心微纳平台致力于打造微流控芯片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全流程服务平台,已累计开发微纳芯片30余类,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检测、高通量药物筛选、环境污染物分析等领域。生物平台助力生物医药研发、生物制剂检测以及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开发;科研仪器平台聚焦生物样本分析与机器视觉缺陷检测。(三)企业孵化中心企业孵化中心定位于推动高研院科技成果转化;引进优质产业项目,孵化若干生物医学检测与医疗器械研发制造领域的高科技企业,打造以光学和生物医学为核心的专业化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签约创新创业导师等方式,为入驻企业提供金融、法务、财税等全流程指导;搭建交流平台,开展投融资路演、招商交流会等活动,加强产业聚集,服务地方企业,提升高研院品牌影响力。本年度高研院运营公司子公司孵化器——嘉兴市辰曦光生科技企业孵化器,被认定为2024年度嘉兴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孵化和引进企业20余家,签约5名创新创业导师,举办及协办创业大赛2场,其中高研院孵化项目“生物基菌丝体缓冲包装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利用SSRH–mAb技术进行全天然结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分别斩获“潮起东方•赢在海宁”创业大赛二等奖及三等奖。(四)科研方面本年度在研内部立项9项,新增内部立项2项。新增申请知识产权13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2项,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项,累计申请量23项,为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海宁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技术服务与开发项目30余项,累计合同额约1500万。研究院还搭建了科研仪器共享平台,目前可共享设备40余台套,已累计共享80余次。(五)国内及国际交流合作2024年度海宁高研院共举办或参加高端人才交流和学术活动20余场。成功举办中国·海宁精密光学与半导体装备应用技术大会,1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术专家、企业负责人齐聚海宁,深入探讨交流精密光学与半导体装备产业发展趋势,为海宁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贡献智慧力量。成功举办海宁·2024中法生物医药高峰论坛,深化交流与合作,推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发展。成功举办首届先进材料与仪器研讨会—微纳与光学主题会,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微纳技术与光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为了加强与本地企业的交流合作,本年度累计走访交流80余次,累计接待来访60余次。2024年底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签订光电信息产业学院共建协议,旨在有效推动人才产业需求与高效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今后,我们将不断吸收先进信息,持续服务于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六)管理方面本年度,成功完成新办公大楼场地验收,包含场地装修、展厅、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等政府采购项目,政府采购合同-设备采购17项验收,入固定资产16项,设备大盘点1次,为海宁高研院后续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有力推动科研创新事业的稳健前行。研究院结合经营管理实际情况制定了较为健全的管理机制,已形成涉及人事、财务、差旅、采购、用印、科研项目管理等13项,并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在平台资产方面获创新型中小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完整的团队组成与逐步完善的工作环境为公司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七)党建及文化建设2024年6月在长安镇党委指导下,海宁市高新技术研究院党支部成立。目前已在职职工党员人数为7人,后备入党申请人3名。成立以来,党支部积极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决定。本年度召开主题党日活动9次,开展集中学习8次,参加相关培训4次,组织慰问1次。与中共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海宁校区综合办支部委员会、中共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机电一体化技术教研室支部委员会、长春长光辰英生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党支部签订校企党建共建协议,通过党建联建推动需求有效对接,形成互带互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校企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赋能光电信息产业学院发展。2024年在长安镇妇联指导下,妇女联合会顺利组建,凝聚妇女力量,增添巾帼风采,进一步加强本单位妇女工作,更好地发挥基层妇女组织联系凝聚妇女群众的作用。2024为进一步团结和鼓励广大职工,使员工充分感受到工会的关怀与温暖,高研院积极参与各项文体活动,并荣获2024“工会向潮,奋斗有我”全市职工主题宣讲比赛二等奖,荣获2024年长安镇第二届“仰山杯”职工乒乓球比赛混双第四名。同时,提升高研院品牌影响力,运用新媒体建立广泛联系,设立微信公众号,用于发布高研院资讯动态、成果等,2024年推文发布共38篇。海宁发布、大美长安发布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我院。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科研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和自主性,导致研究项目和方向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前瞻性;2.当前已有一定的国际合作基础,但在高端国际合作项目等方面仍有待加强,以进一步提高研究院的国际影响力;3.随着科研任务的日益繁重和科研领域的不断拓展,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仍需加大投入,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下一步打算1.对现有科研管理机制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根据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和创新规律,制定更加灵活、高效的科研管理政策,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2.积极寻求与国际知名科研机构、高校等的合作机会,扩大国际视野,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和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科研理念,提升国际化水平;3.加大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方面的投入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加强内部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