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嘉兴市第二十五届“南湖之春”教育教学改革展示活动开幕式暨主会场活动在海宁市实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以“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学教方式变革”为主题,汇聚全市众多义务段学校和教研室相关人员参与。 
“南湖之春”自1999年4月至今历经25载,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创造了区域推进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和评价改革的“南湖之春”教研模式。各学科专场活动也是一个区域引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平台,以研讨各学科实际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主题,以高质量、高品位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讨、观点报告等形式,引领各学科教学改革方向。 
本届“南湖之春”教育教学改革展示活动聚焦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教学难点,紧扣时代发展新形势,聚焦区域和学校多方位、多角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有效方式、方法和策略,积极探索教育新方向。嘉兴教育通过这一平台,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和评价改革等方面的各种政策得到传达、落地和践行,“南湖之春”教研模式成为发掘教学经验的有效“阅兵场”,产生学术思想的最佳舞台,传递教育教学改革导向的最佳平台。 
本次主会场活动安排了两场交流发言。由三位教育工作者分别作《时间行囊里的教育志——积极教育支持系统校本开发简略》《数据驱动·循证赋能:海宁市教育评价改革的创新实践与区域生态优化》《定向提优:探寻县域教育优质均衡高阶发展“最优解”》主题讲话,分享了创新实践经验。 
近年来,海宁市实验小学紧贴学生需求与海宁本土文化,精心策划“综合化学习”主题课改项目,形成了综合化教学、综合化实践活动、综合化作业三种协同的课程运行机制,成功构建起“知识跨界、融入生活”的新型模式。 “在‘南湖之春’这个优质平台的推动下,我们将继续深化课改实践,努力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路径,为区域教育发展贡献更多智慧。”海宁市实验小学校长许蕾表示。 
活动最后,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华教授作《素养本位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专家报告,从理论高度剖析了跨学科学习的核心要义,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实践指导。 据悉,“南湖之春”后续将开展多学科的专场展示,通过课堂观摩、案例研讨等形式,推广优秀教学模式,促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丨程石冰 冯季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