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给眼球“打补丁”,海宁实验室研究出“神器”,能控制高度近视

发布时间:2025-04-15 16:28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在神话中,太乙真人用莲藕给哪吒重塑肉身,令人印象深刻。而今,生物补片的研发使用正一步步演绎这一传说。在海宁市科创中心,就有几间实验室,可以变“牛心包膜”为“眼巩膜生物补片”,用于后巩膜加固术,有效治疗病理性高度近视及其引发的眼底病变。

近日,记者走进娜斯嘉生物科技(嘉兴)有限公司的理化实验室,这里正进行着一场严密程度堪比“5年高考3年模拟”的过程检验。

只见研发人员精心地对完成脱细胞处理的牛心包膜,进行扩孔、梳整、交联、复合、复鞣等步骤。在梳整环节,需要按照临床所需产品型号和规格,对材料施以模具做成半球形,后期将裁切成类似“西瓜皮”的曲面梭形材料,以紧密贴附眼球。在全部制备过程中,该企业使用自行设计的梳整器具和交联控制设备,对温度、时间、流速、摇床晃动频率及幅度等参数进行精密控制。

据悉,眼巩膜生物补片项目是娜斯嘉与温医大眼视光医院,在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防控与治疗领域合作的重大科技项目,至今已持续十年。

“通过特殊生物工程技术的改性处理而形成的眼巩膜生物补片,是后巩膜加固术的必要材料。各类检测和动物实验证明,其综合性能甚至优于人巩膜。”娜斯嘉首席技术官张亚平介绍,后巩膜加固术是采用异体组织(硬脑膜、巩膜)或通过改性处理后的异种生物材料加固眼球后极部,使变薄、松弛的后巩膜加固并与其融合共生成为“复合新巩膜”的一种手术。这相当于为眼球贴上了一个“生物补丁”,可以阻止高度近视发展,并治疗因高度近视引发的眼底病变。

记者了解到,全球具有大量病理性高度近视人群,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患病率趋于年轻化。但遗体捐献获得的巩膜数量极其有限,可用于后巩膜加固术的巩膜补片奇缺,严重制约手术开展。

为解决后巩膜加固术用材料全球短缺的困境,更快更好推进项目技术研究与临床应用,2022年,娜斯嘉入驻海宁市科创中心。3年来,企业陆续建成理化实验室、万级生物实验室和10万级净化中试车间,可承担各类医用生物工程材料的研究、试验和生产全过程,并可承担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的研究、试验等。同时,通过校企合作,聚集医学、生物、材料、机械、电子等多学科专业人才,点燃项目引擎。目前,项目已完成实验室研究和动物实验,进入临床试验,预计产品可在2027年上市。

现在,娜斯嘉一次全流程可以生产2000份产品,单批次周期为14天。“为了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满足市场需求,我们将加大投入,把生产过程纳入自动化、标准化流程。目前,我们已委托相关装备企业协作定制,自动化设备正在研发当中。”张亚平说,届时,生产过程可以实现自动监测、自动控制、全程记录和追溯,在提升产能的基础上,生产人员不超过5人,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凌姝燕 张煜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