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海宁16.7万志愿者在行动,这份“爱心图鉴”里有你认识的人吗?

发布时间:2025-05-19 15:15 信息来源:融合编辑部 浏览次数: 字体:[ ]

海宁,这座以潮闻名的城市

不仅有着澎湃的自然奇观

更涌动着人文关怀的暖流

一个个温暖故事

诠释着“爱海宁”的深层内涵

也让文明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底色

△大潮拍客 马嘉栋/摄

凡人微光,点亮城市温度。海宁的正能量故事,往往源自于广大民众的善行义举。2024年一个零下2℃的雨夜,“95后”海宁高铁西站工作人员许梦婷在上班途中发现一位摔倒的老人,她毫不犹豫停车守护,为老人撑伞、垫塑料袋防寒,并陪伴等待救护车到来。事后,她低调回应:“换作谁都会这么做。”

△许梦婷

连续多年给环卫工人送亲手做的肉月饼的“月饼奶奶”沈月娥,用十年时间编制了近1000件毛线织物免费送给社区老人的“帽子阿姨”潘金仙,“托举哥”赵笑功,还有特警的“奶奶抱”……这一幕幕,构筑起了城市的温暖形象,并使“爱海宁”成为一种精神传承。

△沈月娥

△潘金仙

志愿红潮,共筑文明家园。海宁的志愿服务已蔚然成风,“全城志愿”成为社会新风尚。潮乡救援队坚持“家属不放弃,我们不放弃”的理念,5年找回460多名走失老人;斜桥镇创新“洛地有声”公益项目,整合社会资源,让闲置物资流转、爱心精准对接;“益呼应”智慧助老系统,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一呼百应”,让空巢老人不再孤单。目前,海宁注册志愿者已达16.7万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在诠释着“爱海宁”的深层意义。

△潮乡救援队帮忙找寻走失老人

精细治理,让文明“归位”。文明不仅体现在个体善举,更在于城市的治理智慧。许村镇积极构建“骑士”友好生态圈。在侨福明园小区,针对“进门难、找路难、沟通难”等问题,社区、业委会、物业和“骑士”共同探索,推出了划分专属停车位、设置骑士驿站、优化简化门禁程序、发放配送地图等7项共性和5项个性举措,实现了小区管理效能与骑士配送体验的“双提升”。类似的精细化治理还体现在垃圾分类推广、占道经营整治等项目中,让城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让百姓的生活更舒心、更美好,“爱海宁”渗透进了城市的大街小巷、乡村的田间阡陌。

文化交融,共绘“融”情记忆。海宁的温暖还体现在对不同群体的包容与关怀。爱心联盟的“爱心教室”15年如一日关爱新市民子女;团市委等联合发起“61个小小心愿”公益行动每年帮助61名孩子实现“微心愿;长安镇与隔壁白杨街道共建民族团结机制促进跨域融合;“村潮·爱拼会赢”系列活动让居民在竞技活动中增进凝聚力、展现“猛进如潮”的拼搏精神......这些点点滴滴,让海宁成为“留得下来、融得进来、富得起来”的宜居之城,“爱海宁”成为了更多人的追求。

△“爱心教室”

从一个人的善举到一群人的坚守,从社区的精细治理到城市的包容共生,海宁用行动证明:文明不仅是荣誉,更是日常的温暖与尊重。以爱为名,爱海宁,更爱这样的你我。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 贺洁靓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