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近期,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其中提到要推动扩大服务供给、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提升服务品质、改善消费体验,释放服务消费发展潜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当下,什么样的消费新场景最受大家欢迎?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无疑就是关键词。既满足实用需求,又注重氛围营造,让消费有趣味、有新意的场景,一定会有更大的市场。 “五一”假期已至,为进一步提升假期消费体验,海宁“上新”了一系列消费活动,打造了消费新场景,比如“潮海宁·淘优品”外贸优品展销会、“Hi·游海宁”、2025世界花园大会、盐官大潮音乐季等活动,主打一个沉浸式体验,好看、好拍、好吃、好玩。 
有人说,消费的核心是需求。也有人总结,“吃、买、玩”是拥抱生活的三大动力。放眼当下的消费趋势,许多地方都是在营造新消费场景上出奇招。比如,有的地方融潮流、艺术、乡野于一体,致力打造理想生活栖居地;有的地方将防空洞改造成火锅店、酒吧和书店,吸引游客打卡;有的地方着力构建沉浸式微度假体验项目,变“流量”为“留量”。这些“新打法”,满足了消费市场多元需求,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的确,在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仍显不足的现实情况下,消费市场频频遇冷。消费者往往会选择对比,更愿意为高质量、创新型产品和服务供给“买单”。对海宁来说,就是要持续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更加贴近消费需求,引导相关企业和市场主体强化消费新场景的优质供给,让消费者更舒心、更放心。 
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大背景下,要用好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造出更独特、更有吸引力的消费体验。如利用好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沉浸式购物环境,或是把海宁历史人文融入消费产品,刺激新需求,或是通过“活动+场景+流量”的组合拳,吸引游客玩转海宁。此外,政策层面也需精准发力,鼓励支持多样化的场景创新,打造场景创新平台,培育场景创新人才,吸引更多客流,展示城市魅力,引导消费热潮。 
消费新场景的打造,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各方合力。要重打造,也要重运营和升级,在融合创新中构建消费好生态。相信海宁市场活力会越来越足,畅玩嗨购潮城,“下一站”会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