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许村镇永福村文化礼堂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2025年嘉兴市暑期“春泥计划”暨海宁市第二十五届“万名学生下社区进村落”活动在孩子们的期待中如约而至。 今年是“春泥计划”实践的第18个年头。作为浙江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品牌,嘉兴市持续创新活动形式,深化育人成效。其中,海宁打造的“万名学生下社区进村落”特色品牌,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实践载体,不仅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更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看我给爷爷笑拍的照片,他笑起来眼睛会变成弯弯的小月亮!”启动仪式上,“我为长辈定格笑容”摄影征集活动同步开启。即日起至8月31日,孩子们只需拿起手机或相机,记录下长辈们最灿烂的笑容瞬间,就有机会让自己的作品登上《南湖晚报》。 继去年嘉兴市首次推出“春泥计划”文化特派课堂广受好评后,今年暑期,全市文化特派员再次集结,为青少年带来147项精品课程。书法大师教你挥毫泼墨、非遗传承人带你制作硖石灯彩、戏曲名家亲授唱念做打……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些课堂将直接开到家门口的文化礼堂! 现场,嘉兴市文化特派员金文凯用一场趣味十足的音乐互动课,瞬间点燃了全场热情,孩子们跟着节奏拍手跺脚,笑声不断。 为深化文化传承,活动特别举行了海宁市特派课堂结对仪式。在热烈的掌声中,“墨韵书香”特派课堂老师张国良等6名老师分别与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结对。未来他们将携手,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与此同时,今年海宁还特别推出了“潮润文明 幸福‘童’行集邮活动”,让青少年更有参与感、获得感。18种精美的特派课堂主题邮票整齐排列,每完成一堂课就能获得一枚,让孩子们格外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中,正式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嘉兴好人榜”。自掏腰包建设家庭图书室,20年“不打烊”义务接待乡村孩童6万余人次的“乡村教师”杨霄松;婚宴现场一个电话集体离席,只为守护生命通道的“白衣天使团”海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10个“嘉兴好人”的动人事迹让孩子们备受触动。 趁着美好的假期,嘉兴市还推出了“春泥嘉游”一日营研学活动,免费带领孩子们前往秀洲区科技创新研学基地感受红色文化、共赏美丽“嘉”乡。此外,还有9条研学路线更让人心驰神往——妙趣横生的南湖区“童眼看乡博”、穿越时空的海宁市“硖石文脉寻踪”……每一条路线都像一本立体的教科书,等待孩子们去探索发现。 除了丰富的文化活动,这个假期,嘉兴市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还准备了197个社会实践“岗位”。小记者、文化讲解员、社区小助理……孩子们可以在这些“岗位”上大显身手,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丨杨馨蕾 高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