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正在开展“潮润文明 幸福海宁”新时期经济社会文明进步大家谈活动。连日来,我市广大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社区)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新就业群体等,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文明建设,畅谈心中所想,积极建言献策。
南关厢街区联合党支部书记 贝益芳:
立足新阶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觉得要做好“三个角色”:一是做文明经营的“示范者”,升级“诚信商户”服务标准,带动街区商户共同营造公平诚信的营商环境;二是做邻里互助的“牵头人”,针对高龄老人、困难家庭、新就业群体等特殊群体开展结对帮扶,让温暖浸润街区每个角落;三是做红色文化的“引路员”,依托街区“红色驿站”,让红色文化以更鲜活的形式融入日常。
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党支部书记 蒲新明:
作为一名在企业科技一线奋斗的党员,我深知发展是硬道理。每一次车间里的技术攻坚,每一回为企业纾困解难,都是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的真实步履。经济活力如钱江潮涌,党员恰是那勇立潮头的“弄潮儿”,唯有躬身倾听、带头服务,不断激发创新潜能,方能助推海宁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新征程上,我将以不懈奋斗回应时代召唤,持续以实干答卷,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先锋本色,奋力谱写海宁发展治理新篇章。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机关第四党支部党员 徐益清:
海宁探索推行的混合用地政策是破解土地要素制约、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的关键一招,通过打破传统工业、商业、商务用地界限,实现了“一地块多功能”。作为基层党员,我深刻体会到要坚持党建引领,以“规划引领”为抓手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一方面统筹规划布局和科学布点,在全市重要平台先行规划试行;另一方面引导企业通过混合用地建设研发中心、商业配套等,增强创新凝聚力,为未来业态升级预留发展可能性,真正实现“地尽其用”。
嘉兴市人大代表、宏达集团董事长 沈国甫:
今年是海宁精神确立30周年。海宁精神诠释了海宁企业家敢于改革、勇于拼搏、迎难而上的品质。
作为企业家代表,我将投身经济发展主战场,抢抓机遇、拓展合作,争当推进海宁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带动更多企业构建增效、增收、增活力的发展格局。我也将持续聚焦科技创新,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实施宏达高科产业化升级项目,在探索新质生产力中结出重要成果。
作为人大代表,我将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定期走访企业解读政策;当好民情民意联络员,深入倾听群众急难愁盼;当好营商环境服务员,主动为企业纾难解困;当好建言献策参谋员,将基层声音转化为高质量建议。
嘉兴市、海宁市人大代表,浙江海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淑芳: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浙江海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始终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核心动力,推进智能化改造,完善管理体系,开拓新兴市场,以海象的稳健发展为海宁经济增长注入活力。
作为人大代表,我将按照“六干争先”的要求,经常性开展走访调研,重点关注政策落实、融资贷款、人才引进等关键环节的企业诉求,做好意见建议收集、积极建言献策。利用双重身份搭建沟通平台,促进企业间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助推政策解读与落实,帮助企业把握发展机遇。
海宁市人大代表、浙江庞度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陈秀红:
信心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更是推动海宁经济破浪前行的关键力量。越是风浪在前,越要以创新应变,用责任筑基。
我们将以国际化布局抢占战略制高点,深耕“地瓜经济”,构建高效灵活的国内生产网络,不断完善海外布局。同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主动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起草,增强企业发展韧性。我们也将积极扛起社会责任,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红利,实现共创共赢。
这几年,我们在海宁深切感受到了政府“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的温暖,更加坚定了扎根于此的决心。肩负人大代表的职责,我将继续立足海宁,扎根发展,加强调研,履职为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政协委员 沈颉:
一是建议加强交通文明安全教育,特别是对老年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教育。规范电动自行车骑行管理,强调非机动车不闯红灯、不抢黄灯,严格按照信号灯指示通行。二是关注文明养宠,注重公共场所文明。宠物出门要带好必要的清理工具等,在公园草地或小区等都设有宠物方便箱子,如果宠物在公共场所排泄,需清理并按规定方式处理。建议大潮网、海宁日报等公共平台开辟通道,通过有奖举报、随手拍等方式,让公众来参与监督、共推全社会的文明。
政协委员 莫永强:
文化赋能文明新高度,让海宁基因融入城市血脉。一是建议深挖精神富矿,筑牢城市文明根基。可以在观潮景区打造“秩序美学”体验区,用浪潮隐喻规则意识;评选“弄潮儿”榜样,用身边人的担当诠释文明。二是建议要激活侠义文化基因,构建新时代文明行动体系。设立“侠义文明转化实验室”,构建三级实践场景,激励文明善举。三是建议构建响应时代的文化赋能新机制。实施“名人精神地图”计划,开发主题研学路线;打造“潮城文明积分通”平台,用积分激励市民参与文化活动;推进“巷陌基因工程”,让文化故事融入老街改造与小区建设。
政协委员 王美玲:
提升城市文明素养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建议将文明公约拆解为生活碎片场景,变被动约束为主动引导,变单向管理为多方共治,变枯燥说教为有趣体验。如实行“公益积分计划”,用正向激励回馈文明行为。市民可通过大潮APP,记录文明行为。经核实后,获得一定“公益积分”。通过创造便利条件,营造浓厚氛围,让践行文明成为市民自觉自愿、甚至乐于参与的事情,让文明行为“可视化”,并产生实际价值,形成良性循环。
马桥街道网格员 陈卫良:
网格化管理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一名网格员,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群众诉求的倾听者、反映问题的传话筒、矛盾纠纷的化解员、法律政策的宣讲员、平安建设的领航员。
建议进一步优化举措,推进网格员队伍规范化建设,增进不同镇(街道)、不同村(社区)网格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网格员队伍的整体素养,更好地服务群众、赋能治理。
嘉兴顺丰运输有限公司海宁分公司快递员 胡敏:
作为一名快递从业人员,我深知“小快递”服务着“大民生”。去年,行业主管单位以我的名义成立了“劳模工作室”,为快递小哥搭建议事平台,举办活动十余场,推动问题共解、服务升级。
我深切感受到社会对我们这一群体的关注和关怀,夏天有清凉礼包,冬天有暖心活动,还会组织我们参加技能培训,让我们获得感满满。我将用好“劳模工作室”,以“技能传帮带”培养更多行业能手,依托“小哥议事会”机制,收集反馈行业诉求,也为快递员搭建互相交流、学习和进步平台,帮助更多快递员提升服务水平。
海宁海豹救援队党支部书记、队长 张利忠:
2016年,我加入了海豹救援队,并发起组建了海豹救援队水上分队,先后带领队员参与了数百次救援行动,累计参加应急志愿服务20835小时。
作为有特殊技能的社会力量,我深深感受到应急救援类志愿服务至关重要。建议推动应急志愿进村(社区),普及应急知识,举办专题讲座,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同时,呼吁有专业特长的力量投身应急救援行动,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守望相助、和衷共济的磅礴力量。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丨周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