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跨越4500公里,海宁王云江把教育“种子”撒在了新疆

发布时间:2025-07-09 16:32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孩子们放暑假了,我正好带着沙雅的教师代表们到嘉兴交流学习……”7月5日上午,来自沙雅各幼儿园、中小学的30多名教师代表,在王云江的安排下,走进我市培智学校,学习交流特殊教育工作经验。

王云江是嘉兴市第十一批援疆干部。2023年4月17日,他暂别家乡海宁,奔赴远在4500公里外的沙雅,任沙雅县教育局副局长、嘉兴市援疆指挥部智力人才组组长,开启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勇担“教育援疆”重要使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根强基”。

王云江

从教育教学一线,到教育行政岗,深耕教育系统22年的王云江,深知教育对于当地发展的重要性。“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我们要通过教育,让这里的孩子拥有更广阔的未来。”抱着这样的信念,王云江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沙雅县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为了全面了解当地教育现状,王云江马不停蹄地走访了沙雅县的多所学校。每到一处,他都会深入课堂听课,与师生交流,详细了解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

“只有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才能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王云江说。通过深入调研,他发现当地学校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为了提升沙雅县的教育教学质量,王云江积极协调后方资源,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他牵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教师培训活动,邀请教育专家、学科带头人来沙雅讲学,让当地教师接触到最前沿的教育思想。同时,他还选派当地骨干教师到海宁等地跟岗学习,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升教学水平。

在王云江的推动下,沙雅县与海宁等地的学校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通过“云端课堂”等形式,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现在,沙雅的学生也能同步享受到嘉兴区域的优质课程,这对他们的学习帮助很大。”王云江说。

云端课堂

除了提升教学质量,王云江还十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他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改扩建塑胶操场,提标改造图书室、专用教室等设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就以“沙改塑”来说,沙雅县下辖的20余所乡镇中小学,几十年来,受限于资金问题,操场维持着原始沙土形态,“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孩子们上体育课的形象描述。

去年,在王云江的推动下,嘉兴市援疆指挥部启动“助跑计划”乡镇中小学操场“沙改塑”项目。目前,项目投资6700余万元,改造沙雅县下辖的23所乡镇中小学操场,惠及学生2.4万人。

“沙改塑”前后对比

有了绿茵场,足球“火苗”跃动沙雅。连续两年,阿克苏地区中小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在沙雅举办,在今年的比赛中,沙雅县代表队斩获男子小学组第一名、男子初中组第一名、女子初中组第一名、男子高中组第二名,取得佳绩。今年4月,还举行了嘉沙两地的“绿茵牵手”青少年足球集训营,45名沙雅中学生来嘉兴开展足球训练。

在援疆的日子里,王云江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远离家乡和亲人,工作压力大,生活环境的差异……但这些都没有让他退缩。“既然选择了援疆,就要有吃苦的准备。看到孩子们的笑脸,看到沙雅教育的点滴进步,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王云江说。

如今,在王云江和其他援疆干部,以及援疆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沙雅县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教学质量逐步提升,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综合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

“教育援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将继续努力,为沙雅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沙雅的孩子拥有更广阔的未来。”王云江表示,他将不忘初心,在援疆路上继续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援疆故事。

记者手记

作为一名记者,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在采访时遇到曾经十分熟悉的人。从事新闻工作这些年,每当采访时遇到熟悉的面孔,心中总是非常开心。

记忆中,他是高中数学课上,三尺讲台挥斥方遒的王老师,教书育人、生动有趣。没想到15年后,4500公里外的沙雅,在嘉兴市援疆指挥部,看着眼前风沙刻过的面庞,我想起来,“王老师,我是一中毕业的,是您当年的学生。”此时,他是一名援疆干部,投身于边疆的教育事业。

他告诉我,任凭沙暴肆虐、干旱和盐碱侵蚀,这里孕育出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沙漠、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自己从红船起航地而来,携着“敬业奉献、猛进如潮”的海宁精神,更要忘我,更要倾囊相助。

在他们身上,我能够看到园丁精神的光芒。他们千里援疆、爱洒边陲,心里装着学生,用心用情用力教书育人。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丨林佳冰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