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推进城乡综合环境补短攻坚行动中,许村镇精准发力,将水环境治理作为提升镇域生态品质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关键抓手,通过聚焦污水治理、河道整治、长效管护三大重点持续攻坚,成效初显,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激活“地上水系”,河道旧貌换新颜 针对部分河道水流不畅、水质欠佳的问题,许村镇大力推进河道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全力让河水“活”起来,河岸“绿”起来。 在生态治理提升水质方面,总投资2500万元的上塘河流域水生态治理项目稳步推进,运输河、白龙港、跃进河、新开河、施庵港西段、戴家河等6条河道得到深度治理。此外,总投资约800万元的大门港、白龙港支浜等河道整治项目,目前已完成谋划设计工作。 综合整治清淤疏浚工作也同步开展,许村镇投入1800万元,对杨林港、八号桥港、朱家河、南石浜、小木桥浜、马家河、长浜(海王村)、草鞋浜、施庵港、许家埭港、九曲港等11条河道实施了综合整治,河道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在全域推进上,许村镇按照“完工一批、实施一批、设计一批”的节奏,投资2600万元分批实施城乡综合环境提升工程。 目前,第一批涉及11个村、总投资200万元的22条河道水环境治理项目已顺利完成;第二批涉及19个村、总投资1600万元的水生态提升项目正在加紧实施;第三批涉及23个村、总投资约800 万元的水系连通工程则在谋划推进中。 畅通“地下脉络”,污水治理强根基 随着发展速度加快,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出现超负荷运行、破损堵塞、错接漏接等问题。对此,许村镇将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大维修、农污改造列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投入约1亿元,惠及全镇18809户农户,全力解决污水外溢、直排入河这一顽疾。 在精准施策解难题上,翁埠村针对经营性自建房集中区域的管网问题,组织施工人员重新开挖沟槽、清理障碍,确保农户管道应接尽接;海王村则重点排查并拆除河道两岸的乱搭乱盖,修复破裂管网,有效防止了雨天污水溢流现象发生。 目前,一批管网改造工程正加紧实施。其中,八字桥区块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已于5月开工,7月初完工;永福窑厂园区连片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已进场施工,预计8月底完工。 着眼长远,许村镇还计划对上塘河流域内约2.3万户的生活污水收集管道、雨水管网、隔油池等设施进行改造提升,以此提升雨污分流能力,从源头上削减污水对水体的污染。 筑牢“长效防线”,河长制护清水长流 为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果,许村镇全面落实“河长制”,构建起智慧化、全民化的长效管护网络。 各级河长常态化开展定期巡河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巡河已达8000余人次,及时发现并高效处理了沿岸垃圾、河面漂浮物、围河养殖、异常排水等问题2200余个。 在智慧赋能精准监管方面,许村镇构建了“人防 + 技防”水质监测体系。委托“水管家”逐河加密采样建档,溯源排查后“一河一策”提出整治建议,再由河长认领整改;同时,对40个重点点位进行抽查。 此外,还在重点河道布设水质传感器实时监测pH、COD等指标,利用无人机巡航抓拍偷排行为,通过大数据平台精准溯源,为科学治污提供了有力支撑。 不仅如此,许村镇还组建了“民间河长”“河道保洁员”等队伍,形成了专业管护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立体管护网,凝聚起爱水护水的强大合力。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许村镇水环境治理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随着各项治理措施的纵深推进和长效机制的不断完善,一个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的许村镇正加速呈现,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来源丨大潮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