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工人路卡森广场夜市炊烟袅袅,人声鼎沸,熟悉的市井味道唤起老城记忆;与此同时,城南的鸿翔H97广场上,潮流烧烤与特色菜品吸引市民纷纷前来打卡,化作三五成群的食客,在夏夜微风中享受这份悠闲。如今,硖石街道这南北两处日益火热的夜宵经济点,正成为夜间消费的新地标。

工人路夜市
烟火气也可能伴随脏乱差。如何让夜经济既热闹繁荣,又整洁有序?硖石街道积极探索,将政策蓝图转化为生动实践,制定出台了《商业外摆经营整体实施方案》,详实的规划和扎实的治理,让硖石夜经济越燃越旺。
01卡森广场夜市——老味道里的新秩序
“汤底香浓,牛肉扎实,一碗下去浑身舒坦!”晚上十点,卡森广场夜市早已人头攒动。听着顾客的评价,花溪牛肉粉摊主刘万会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是心里很是欢喜。

在这条百米长的美食长廊上,20多个统一制式的小吃餐车整齐排开,烧烤的孜然香、煎饺的滋滋油香、卤味的浓郁酱香交织弥漫,勾引着食客的味蕾。

云南人刘万会在海宁生活20多年,见证了这条夜市的变迁。“以前是打游击,油烟大、卫生也操心。现在好了!”她指着餐车上的油烟净化装置,“设备规范了,环境好了,我们摆得安心,顾客吃得舒服,周边居民也不投诉了。”

卡森广场夜市位于老城区中心。2000年左右,娱乐产业大多聚集在工人路卡森广场附近,各类摊贩也向此处聚拢,形成了海宁初代夜经济。然而,该广场周边夜宵摊的经营也产生了不少问题。
2019年,根据《浙江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硖石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对卡森夜宵市场设摊点进行了公示并发放“三小一摊”证。2020年至2022年期间,对卡森夜宵市场卫生油烟问题进行整改,试点引入一体化小吃餐车。2023年,卡森夜宵市场全面整治升级,翻新完善了设施功能,引入日间小吃集市,运行“白+黑”特色外摆集市。

得益于这些政策的实施,这个曾被无序环境困扰的老夜市完成了华丽转身:41辆标准餐车解决了油烟顽疾,修复的污水管网和新增的可移动垃圾桶保障了环境卫生,“物业+执法”的长效管理则有效杜绝了乱设摊和乱堆放。

卡森广场物业经理陆火江介绍,如今夜市每晚9点半准时开启,40多个摊位涵盖烧烤、米粉等各类小吃,日均吸引上万人次,节假日更是人潮涌动突破2万。


02鸿翔H97广场——新外摆扩出新消费
而在城南,鸿翔H97则演绎着商业外摆的现代篇章。

晚上8点一过,广场区域9家餐饮店的外摆区次第开放。防腐木铺地,绿植点缀,暖黄的灯光下,食客们围坐共享桌椅,享受户外的惬意。
以最近大火的周骏牛肉串为例,该店每天下午5点开业,晚上8点在外摆区摆出,营业至次日凌晨两三点,“如果没有外摆,这家店可能单次只能接待客人20桌左右。”鸿翔H97商管公司总经理高东来说,外摆延伸出来后,周骏牛肉串单次接待顾客激增至三四十桌、三四百人,不仅提升了餐饮店的营业额,也激活了整个广场的活力。

为了激活广场活力,今年,鸿翔H97生活广场向硖石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提出了商业外摆申请,“硖石一直都有外摆的政策,在这个政策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方案,然后再提交申请。”高东来说,提交申请之后,硖石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硖石街道多部门,进行了实地会审,最终确定了详细的外摆方案。
外摆突破了店内空间的限制,直接把消费场景延伸到户外,氛围感拉满,刺激消费的效果立竿见影。
不过,高东来告诉记者,所有外摆严格遵循《硖石街道商业外摆经营整体实施方案》的严格要求:统一的材质和尺寸、铺设防腐木、配备花箱、餐厨垃圾分类、严格噪音管控(禁用扩音器)、亮化光源控制等。物业派专人巡逻检查,确保安全无虞、形象统一。
“有些商家已经弄好了,有些商家还在制作中,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中。”在高东来看来,规范下的扩容,让有限的空间释放出无限的消费潜力,“接下来,我们也会好好管理,让外摆更加规范更加长久。”
03外摆激发老城新活力
工人路夜市与鸿翔H97的火爆,是硖石街道激活老城活力的重要实践。
如何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响应市民、商户需求,提高硖石街道的商业氛围和营商环境,近年来,硖石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一直在积极探索。今年7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嘉兴市《进一步规范外摆经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条工作指引》《海宁市外摆经营规范管理实施细则》,结合硖石街道实际,硖石街道制定了《硖石街道商业外摆经营整体实施方案》。

翻看该方案,可以看到核心目标清晰,旨在以规范外摆经营激活消费潜力,打造差异化场景,提升城市的烟火气,促进夜间与假日经济,最终实现外摆经济促进老城复兴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平衡烟火气与文明范,确保外摆经营不影响市容、交通、安全和居民生活。

其适用范围主要包含硖石街道城区管理范围内的经营者,包括大型商业综合体、步行街、广场等,主要包括人民广场、卡森广场、鸿翔H97、金钻天地、一岛三街区。硖石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钱新杰介绍,此类项目在满足消防规范的前提下,鼓励项目方在自身红线及门前公共区域统一规划,打造各具特色的商业平台,为年轻人创业提供新空间。

钱新杰说,并非所有业态都能摆出来。《方案》对沿街商铺类外摆实行业态清单的管理:优先鼓励咖啡馆、奶茶店、花店等低环境影响业态;严格限制高噪音、重油烟类经营(如部分重餐饮、使用大功率音响的摊位),尤其在夏季开窗通风需求大的情况下,有效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除了业态的管理,在外摆时间上,《方案》也进行了严格规定:非餐饮类外摆最晚经营时间不得超过21:00;夜宵类餐饮外摆则需在20:30之后方可开始,契合夏夜消费习惯的同时,也减少了对周边居民早间休息的影响。
为了热闹配上文明范,《方案》要求项目公司制定统一外摆标准(尺寸、样式、材质等),如H97的防腐木、绿植、灯光及工人路夜市统一餐车,保障安全整洁,提升街区品质;环保安全严控,安装高效油烟净化器,禁用高音设备(工人路标准餐车有效解决此问题);严格执行即产即清、分类投放(餐厨/生活垃圾),配备移动垃圾桶、冲洗设备及定时清运,杜绝异味蚊蝇;食品安全上,从业人员持健康证,签订承诺书,接受监督抽查;消防安全上,保障消防器材,制定预案,严管煤气瓶使用(安全距离、阀门关闭)。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管理,硖石街道依托全省“摊有序”应用对经营户实行实名登记预约制;利用全市“E店通”数字管理系统对周边商铺实施365天智慧监管;在大型活动保障中,甚至创新采用无人机+慧眼监控的空地协同模式,提升管理效率和事件响应速度。
当工人路的烟火缭绕不再呛人,当H97广场的欢声笑语不扰清梦,硖石老城的夜晚便有了新的注解。规范的外摆经营,如同一剂温和的良方,激活了沉睡的街区细胞,正成为硖石街道实现烟火气与文明范共生共荣、推动老城全面复兴的关键引擎。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丨杨平平 吴玥(实习)